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义乌新能源汽车出海记:海事力量如何助力“小商品之城”扬帆远航?

   时间:2025-05-08 18:40:4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义乌,这座闻名遐迩的全球小商品集散地,近年来悄然转型,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基地。虽然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制造重镇,但凭借广泛的国际贸易网络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义乌已开辟出一条独特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通道。

在义乌的外贸发展历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发生在一年前。2024年,浙江海事部门在义乌的“无水港”设立了驻点服务,这一变革性举措为义乌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能源汽车汇聚义乌,通过完善的贸易生态体系,实现了从集货、验装到直通海外的无缝衔接。

义乌无水港

土库曼斯坦商人沙龙,是义乌外贸变迁的见证者之一。他在义乌打拼了十几年,亲历了从传统小商品贸易到跨境电商的飞跃。如今,他又搭上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快车,在TikTok上尝试直播卖车。沙龙回忆道:“以前,义乌的新能源汽车想要出口,流程繁琐,至少要经过十个环节,还得拉到宁波口岸装箱,一旦有问题就得开箱查验,很容易耽误船期。”

然而,自海事部门在义乌“无水港”设立驻点服务工作组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义乌港直通仓的装箱场地,沙龙可以通过视频向国外客户实时展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装箱过程。他介绍道:“这些车辆都经过海事部门的‘同装同查’,装箱质量有保障,到宁波港无需再查,物流环节减少到七个,最快两天就能上船,每个箱子至少能节省1000多元的物流费用。”这一优势,成为了吸引海外客户的关键因素。

新能源汽车装箱

海事驻点不仅为义乌新能源汽车出口打开了新大门,还通过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海事执法人员主动走进企业,提供全流程专业指导,包括“两员”信息报送、装箱规范等;同时,还组织了多场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帮助企业及时掌握最新海事法规,增强外贸业务的信心。

海事执法人员指导

海事部门还深入调研,升级推出了《浙江海事局“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工作方案》,其中包括“同装同查”、“‘容缺’报告”等十项创新服务。义乌“无水港”工作组组长陈磊介绍道:“为解决企业装箱和船期不匹配的问题,我们推出了‘容缺’报告机制,信用良好的企业可以先报告后装箱,物流时间缩短了2-3天,降低了预提、落箱等额外成本近千元。”

海事部门工作场景

科技赋能也是海事部门的一大亮点。他们创新了远程“同装同查”模式,利用远程视频、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装箱过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企业受益。义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事驻点后,服务举措成效显著。以前备案的二手车出口企业仅10多家,如今已增长到31家,数量翻了三倍。”

企业受益

今年以来,海事部门在驻点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迭代升级服务2.0版,开辟了“新三样”货物海运“直通车”服务,探索“远程+信用+协同”的服务模式。同时,与南京、重庆海事局建立合作互认机制,助力“公转水”、“铁转水”等多式联运出海“一箱到底”。截至4月底,已服务保障“新三样”集装箱4049TEU,节约物流成本近400余万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