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在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一项名为“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及装置”的专利被正式公布。这项专利的公布,标志着小米在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健康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专利摘要介绍,该预测方法涉及仿真运算领域,通过两个不同维度的训练数据集来优化电池状态预测模型的参数。首先,利用电池运行中的工况数据构成第一训练数据集,通过训练确定模型的第一参数集。随后,采用电池健康状态相关数据构成第二训练数据集,进一步训练模型以确定第二参数集。这两个参数集被配置到电池状态预测模型中,通过输入电池的实时参数,模型能够进行推理运算,准确预测电池的健康状态参数。
这一创新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电池健康状态预测中可能存在的精度不足问题,显著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池的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性能、续航里程以及使用安全,因此,这一专利的公布无疑为小米电动汽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技术动力。
不仅如此,小米汽车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的积累远不止于此。此前,小米汽车还曾获得了一项关于“电池及车身一体化结构、车辆”的专利授权。该专利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动力电池包与车身结构进行了高度集成。
具体来说,这一一体化结构包括车身和动力电池包两部分。车身部分设计有两个门槛梁,它们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并在每个门槛梁上设置了电池包安装部。动力电池包则包括电池包壳体,壳体由壳主体和横梁组成。壳主体与电池包安装部连接,而横梁则沿左右方向延伸,位于两个门槛梁之间,并集成在壳主体的顶部,与车身相连。壳主体的顶部还直接用作车辆的地板面板。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得电池包壳体的刚度得到了加强,提高了侧碰传力性能,还有效提升了车辆的集成化程度。同时,由于壳主体的顶部直接作为地板面板,还进一步降低了车身结构的自重,实现了车辆的轻量化。这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小米汽车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其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的深厚实力,也为行业内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随着这些专利技术的逐步应用和推广,小米电动汽车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