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功率芯片领域的巨头们经历了显著的排名变动。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美光和联发科凭借强劲的增长势头,成功跻身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之列,取代了原本的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这一变化背后,是汽车和工业市场销售疲软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然而,近期市场传来积极信号,预示着下半年汽车和工业领域的半导体市场或将迎来复苏。德州仪器在其最新的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会上,其CEO哈维夫·伊兰表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全球各地的工业市场都在经历复苏阶段。意法半导体同样传递出乐观信号,称公司已度过谷底,对未来运营持积极态度。
具体来看,德州仪器在第一季度实现了40.7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1%,净利润达到11.8亿美元。尽管个人电子产品市场出现季节性下滑,但模拟芯片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营收同比增长13%,达到32.1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工业和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强劲需求。而嵌入式处理业务营收为6.47亿美元,同比微降1%,面临市场竞争和需求波动的影响。德州仪器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将在41.7亿美元至45.3亿美元之间,远超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上涨5%。
相比之下,意法半导体的第一季度表现不尽如人意。营收为25.17亿美元,同比下降27.3%,环比下降24.2%,远超费城半导体指数成分股的平均降幅。其中,APMS产品组营收下降28%,功率与离散产品收入暴跌37.1%,运营利润由盈转亏,主要受工业控制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订单延迟的影响。模拟、MEMS与传感器板块收入同比下降23.9%,智能手机MEMS传感器出货量下降18%,反映了消费电子库存调整的持续影响。
恩智浦和瑞萨的财报同样显示出市场的疲软。恩智浦本季度营收为28.4亿美元,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9%。其中,汽车市场营收为16.74亿美元,同比下滑7%,工业与物联网市场营收为5.08亿美元,同比下滑11%。瑞萨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12.2%至3088亿日元,毛利率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至56.7%。车用市场营收同比下滑12.8%,尽管环比增长4.4%,但与之前的市场增长相比仍显萎缩。
尽管四大巨头的财报表现并不亮眼,但它们对下半年的汽车和工业市场均持乐观态度。德州仪器表示,从周期角度看,公司在第一季度持续复苏,工业市场也加入复苏行列。意法半导体指出,公司订单出货比高于1,订单量环比显著增长,并持续推进汽车电子化和数字化相关策略。多家数据机构也预测,下半年汽车和工业芯片市场将迎来复苏拐点。
然而,关税问题仍然是影响全球市场的重要因素。由于美国关税的影响,大部分机构都认为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会出现萎缩。TI表示,中国市场至关重要,正在与客户密切合作以缓解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意法半导体则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全球裁员约2800人,以调整企业布局和削减成本。美国投行杰富瑞集团在一封给客户的信中写道,关税带来的中断和不确定性可能打压传统芯片需求,预计半导体需求和销售将以更快速度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