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芯科技业绩说明会:汽车电子芯片增长显著,未来规划如何?

   时间:2025-05-10 01:56: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芯科技近期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说明会内容,详细回应了投资者关于公司发展的多方面关注。

针对车规级芯片业务的强劲增长,国芯科技表示,2025年一季度车规级芯片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5.62%,其中车规级信息安全芯片销售量达到了120万颗,显示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公司强调,除了信息安全芯片的高增长外,中高端车身及网关控制MCU等芯片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趋势。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全面布局,包括汽车域控制芯片、辅助驾驶处理芯片、主动降噪专用DSP芯片等在内的12条产品线。

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表示关心。国芯科技回应称,2024年公司汽车电子芯片收入实现了6,938.48万元,同比增长71.38%,主要受益于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稳健增长。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汽车电子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进业务实现新的增长。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一季度末合同负债达到8.94亿元,同比增加263.28%,为今年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于外部环境对基于先进工艺的定制芯片量产服务的影响,公司表示,一季度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定制芯片服务收入同比下降63.79%,减少8,527.22万元。由于生产周期拉长,影响了及时交付,对公司短期业绩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公司正在积极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加强合作,以解决问题并消除影响。公司在手订单依然充足,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芯科技还详细阐述了所处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公司认为,汽车电子芯片、信创和信息安全芯片以及AI MCU芯片等领域正处于较好的发展机遇期。在汽车电子芯片方面,公司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国际公司,因此需要以更具竞争力的性价比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市场。公司瞄准中高端汽车电子MCU、DSP和高端数模混合芯片展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以MCU+的套片方案更好地服务客户。

在信创和信息安全领域,国芯科技已推出了物联网安全、生物特征识别、金融安全等一系列芯片产品群,以及安全模组产品。公司还实现了量子技术和端安全芯片的结合,推出了两款端量子安全芯片。在云安全领域,公司已成为国内云安全芯片市场的领先供应商,并内测成功了一款极高性能的云安全芯片,适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安全等多个领域。

关于降本增效方面的计划,国芯科技表示,2025年将进一步优化管理、注重效率,加强采购成本管理、生产成本控制和运营成本管控,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提升公司毛利率。同时,公司将加强现金流预算管理,推行资金计划与业务计划的穿透式管理,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效比,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确保成本控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对于芯片行业周期的判断,公司认为,尽管一季度营收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下滑,但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为未来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公司将坚持自主芯片和模组、定制芯片服务双轮驱动策略,积极拥抱我国新能源车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潮流,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汽车电子芯片业务方面,公司计划继续保持在汽车电子中高端MCU、DSP芯片和数模混合芯片领域的快速发展势头,推进更多产品的量产进展。公司还启动了面向汽车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高端域控MCU芯片的设计开发,采用多核高性能RISC-V架构,融合了神经网络计算的AI协处理单元,具有业界先进水平。

国芯科技还回应了关于第一季度营业收入骤降、产品生产所需国外产量占比、合同负债是否可能因国际贸易和产量影响而取消以及公司是否有并购投资重组上市计划等问题。公司表示,一季度营收下降主要受定制芯片服务收入下滑影响,目前不存在因国际贸易和产量影响而导致合同负债取消的情况,且暂无并购重组计划。

国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为8727.46万元,同比下降51.12%;归母净利润为-3475.06万元,同比上升25.02%。尽管面临一定挑战,但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在融资融券方面,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6119.81万元,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27.89万元,融券余额增加。这些数据表明,市场对国芯科技未来的发展持有一定的信心。

国芯科技以其自主可控的RISC-V CPU+AI NPU双核技术平台、量子安全和抗量子密码技术,建立了差异化的竞争能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和市场拓展,努力成为国际量子安全芯片的先进供应商,并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同时,国芯科技也将继续优化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升毛利率和运营效率,为企业实现效益提升创造更良好的条件。随着新能源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国芯科技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