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领克900一体屏争议再起:大屏时代,安全与成本如何平衡?

   时间:2025-05-10 14:34:5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车载大屏,这一看似已步入常态化的配置,近期却意外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关于车载大屏与物理按键的取舍之争,似乎已尘埃落定,但车企在智能座舱领域的较量却远未停歇。如今,它们比拼的不再仅仅是屏幕尺寸、数量或素质,更重要的是流畅且便捷的车机体验。

车机系统不仅要美观大方,使用起来也要如同平板一般顺畅。然而,这一追求却引发了新的讨论。有博主指出,部分品牌因技术滞后而不得不保留屏幕黑边,而领克900则通过软件创新,实现了视觉一体化与动态防干扰,从而带来了更为出色的用户体验。

电车通曾亲身体验过领克900的车机系统,其亮点在于采用了一整块30英寸的6K屏幕,而非将中控屏与副驾驶娱乐屏进行机械拼接,避免了屏幕间明显的黑边。领克900并非吉利首次尝试屏幕一体化设计,此前上市的银河E8以及遭遇挫折的极越01,均实现了中控屏、副驾驶娱乐屏与仪表盘的三屏一体化。

当前,业界对于车载大屏是否应保留黑边产生了分歧。一方面,有人认为“传统双屏”中的黑边虽视觉上略显割裂,但能自然隔离两块屏幕的内容,减少驾驶者的干扰。然而,电车通在试驾多款新能源车型后发现,屏幕信息对驾驶的影响微乎其微。例如,问界M9、银河L7、小鹏G9等车型,即便取消了黑边,也未见驾驶者因屏幕信息而分心。

关于驾驶安全,真正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屏幕亮度。过高的亮度会产生眩光,干扰驾驶者对路况的观察。但这一问题,车企早已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自动调节屏幕亮度或UI主题加以解决。因此,保留黑边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实则微不足道。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传统双屏”在信息呈现上更为合理且成本更低。然而,以领克900为例,其车机屏幕虽为一体化设计,但操作理念与“传统双屏”无异。屏幕左侧操作对应车辆控制与APP显示,右侧同理,只是主界面壁纸铺展得更全面,营造出一体化视觉。这种设计并未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

至于成本问题,领克900的30英寸6K屏幕成本虽无从得知,但与汽车的三电系统、底盘等大件相比,屏幕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整车的体验与价格是否匹配。领克900在智能化配置上的慷慨,使其在同级别车型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随着车载大屏技术的不断发展,车企们正不断探索新的显示形式。从特斯拉Model S的推出,到近年来各种创新屏幕设计的涌现,车载大屏已成为车企展示创意与技术实力的舞台。长安马自达EZ-60概念车的裸眼3D HUD,以及广汽昊铂概念车型“Earth大地”的动态冷弯屏幕,都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尽管这些前沿设计距离实际应用尚需时日,但无疑预示着车载大屏的未来将更加多元化与智能化。在领克900等一体化屏幕的基础上,未来的车载大屏或将融入更多自由分屏功能,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与个性化的车机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