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初以来,AI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DeepSeek外,便是自诩为首个“通用AI Agent”的Manus,其邀请码甚至被炒到了8万元的高价。这一热潮迅速带动了互联网大厂和AI独角兽们纷纷投身通用Agent的研发,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在国际市场上,Open AI、Claude、微软等企业迅速推出了Agent产品或构建了相关平台。而在国内市场,这一趋势同样显著。4月,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通用Agent市场,主打复杂多任务和工作流功能,并且对个人用户实行免费策略。腾讯则通过更新腾讯元器的API接口和工具,助力开发者创建智能体,并能够在微信、QQ等平台上部署。联想在其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成为首个在硬件终端上集成通用Agent的PC OEM厂商。
尽管目前大多数产品仍处于邀请测试阶段,公众感知度有限,但通用Agent的出现引发了广泛讨论。人们质疑,与传统AI对话应用相比,通用Agent究竟是真正具备实用价值的AI,还是又一次行业炒作?
通用Agent可以理解为一种拥有自主规划能力、上下文传递能力,能够调用工具处理多任务并自动化执行的综合AI工具,更像是一个得力助手。与之相比,DeepSeek等AI对话应用则更像是提供建议和搜索答案的参谋,并不直接参与任务执行。例如,让DeepSeek调研一个产业并生成报告,可能只能得到一篇长文本;而使用通用Agent,则能生成包含详细文字和复杂图表的综合报告,并支持保存为HTML或PDF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一款出色的通用Agent并不一定需要自研大模型。以Manus为例,其联合创始人曾公开表示,Manus调用的模型是Claude和微调后的阿里Qwen模型。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开发通用Agent的门槛相对较低,但并非简单“套壳”。Manus的技术架构由Claude的MCP协议应用、专用RL小模型和自研工具包生态三大核心部分组成,通过精心设计深度融合,才在行业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通用Agent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推动了MCP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的普及,使其成为行业主流标准。MCP协议是一种专为人工智能模型设计的通信协议,可实现标准化的协同和资源管理,提升效率,被誉为“AI生态的USB接口”。百度CEO李彦宏在Create 2025大会上形容,基于MCP开发智能体就像2010年开发移动App一样重要。目前,谷歌、微软、阿里云、腾讯、百度等国内外巨头以及众多初创企业的Agent产品均已支持MCP协议。
随着全球爆款产品和通用协议的背书,通用Agent市场无疑即将迎来飞速发展。相关调研显示,中国AI Agent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至2028年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72.7%,市场规模将达到约8000亿元。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融资上市、实现财富自由的新风口;而对于互联网大厂来说,通用Agent则是不得不争夺的流量入口,承担着转化和赋能的重任。
在AIGC市场,大厂们能够在爆款出现后迅速整合资源实现像素级复制。然而,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呢?《华尔街科技眼》对字节跳动的“扣子空间”和阿里巴巴的“心流”进行了简单测试。字节的“扣子空间”使用豆包1.5 Pro等多款模型,目前处于内测期,定位更像是“全技能实习生”,可以做PPT、生成行业报告等,接入了飞书、高德地图和Github等主流MCP工具,对互联网从业者非常友好。而阿里的“心流”则主打高级研究,适合深度调研、写报告或代码,但目前同样处于测试阶段。
测试结果显示,“扣子空间”任务执行速度较快,对“通用”关键字的理解相对准确,但将部分一站式AI智能体开发平台错误地归类为通用Agent。而“心流”虽然在高级研究模式下处理的数据更多,耗时较长,但对“通用Agent”的理解完全错误,罗列了GPT-4等主流大模型AI应用,还错误地将Manus的开发公司写成了字节跳动。
此次测试结果表明,大厂的产品在通用Agent领域并不占据明显优势,初创企业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事实上,初创企业对通用Agent的商业化更为迫切。前小度CEO景鲲离职创业,其初创公司MainFunc已获得6000万美元融资,并发布了首款产品AI搜索引擎Genspark。4月初,Genspark发布新产品Super Agent,主打数据检索、生成PPT、深度研究等功能,日前又新增了AI Sheets工具集,表现十分全面。据景鲲表示,Super Agent发布仅9天时间,其年度经常性收入(ARR)便突破1000万美元。
作为首个通用Agent,Manus的成绩自然最为亮眼。海外市场39美元/月和199美元/月的订阅模式充分展现了其自信。据数据显示,Manus上线一个月后,其ARR已经达到4149万美元,月度经常性收入(MRR)环比激增755%,意味着已经开始盈利。目前,Manus已成功融资7500万美元、估值5亿美元,并宣布与阿里通义合作开发中文版本。
除了字节和阿里,百度也推出了一款名为“心响”的Agent,目前仅上线安卓版。百度的方向与竞品不同,更贴近普通消费者,给出的使用案例包括旅行规划、AI相亲等。而联想作为首个推出通用智能体的硬件厂商,其发布的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采用了端云混合部署架构,智能水平已部分达到L3级别。
对于大厂而言,通用Agent可以暂时不好用,但不能没有。一方面,这些应用深度绑定大厂各自的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ToB业务引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研发通用Agent的过程中,一些技术和应用形式可以赋能自身业务,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2025年的AI大战,已由通用Agent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