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的申请结果后,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为了幸运儿之一,获得了对这批珍贵月壤的研究机会。这一消息迅速点燃了法国科学界对月球探索的热情。
走进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室,记者目睹了法国科学家们正全神贯注地利用先进仪器,通过同位素检测的方式,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进行深入分析。这一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给月球样本做一次全面的“CT扫描”,旨在揭示其数十亿年前的形成与演化历程。
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弗雷德里克·穆瓦尼耶教授亲自将这批月壤从遥远的中国带回了法国。他强调,这批月壤极为宝贵,因为它们来自月球近地面的北部区域,这一区域此前从未被采样过。更重要的是,这些月壤的年龄比阿波罗任务采集的样品年轻了近十亿年。这一新发现颠覆了科学界对月球火山活动的传统认知,表明月球的火山活动可能持续到了比人类先前认为的更晚时期。
穆瓦尼耶教授进一步解释,他正在通过同位素检测分析月壤中各种元素的痕迹,希望借此推测月球的完整图景。他计划将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太空任务采集的月壤进行比对,以期获得更全面的月球认知。穆瓦尼耶教授表示,如果嫦娥五号月壤的表现与阿波罗样品相似,那么他们或许能够拼凑出一个关于整个月球的完整故事。但如果结果不同,那将更加有趣,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月球内部的性质与地球截然不同。
穆瓦尼耶教授对中国在太空科研领域的独特优势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嫦娥样品的到来将进一步深化中法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事实上,由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以及穆瓦尼耶教授在中国培养的大量优秀学生,他已经与中国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每年都会多次前往中国参加交流和会议。
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中国博士生龙政宇也表示,中法科研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国外提供了先进的分析测试条件,而嫦娥样品则只能从中国获取。这种结合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的深入进行,也加强了中法两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友谊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