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润阳股份巨亏近9亿,债转股化债模式能否助其重启IPO?

   时间:2025-05-15 21:45:1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盐城国资的介入后,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正采取多线策略,一方面保持光伏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通过多种途径应对当前的债务困境,为再次冲击IPO铺平道路。

5月14日晚间,高测股份(688556.SH)发布了一则对外投资公告,其全资子公司青岛高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测智能”)计划以1.00亿元人民币的债权对润阳股份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高测智能将持有润阳股份1.0817%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高测股份是近一个月内第三家以债转股形式增资润阳股份的上市公司,而此前润阳股份的IPO尝试未能成功。在这三家公司中,有两家是光伏设备企业,他们的目的都是“尽快解决客户欠款问题”。

在高测股份的这份投资公告中,润阳股份2024年的业绩情况首次被披露。与2023年超过26亿元的净利润相比,润阳股份在2024年预计将出现近9亿元的巨额亏损。这一显著的业绩反差,或许也是之前通威股份决定终止收购的原因之一。

面对光伏行业的激烈竞争和产业链价格的剧烈波动,润阳股份需要通过债转股等债务重组手段来摆脱困境,并重启IPO进程。然而,这一任务无疑是艰巨的。

在短短数月内,已有五家公司采取了债转股的方式进行增资。根据高测股份5月14日晚间披露的公告,此次债转股增资是基于与润阳股份及其下属子公司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旨在方便结算。

然而,光伏行业的严峻形势也给高测股份自身带来了挑战。2024年,高测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4.74亿元,同比下降27.65%;净利润亏损4422.79万元,同比下降103.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下降107.61%,这是高测股份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进入2025年,高测股份的亏损趋势并未改善,反而有加速下滑的迹象。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前三个月的营业收入为6.86亿元,同比下降51.7%;净利润亏损7413.98万元,同比下降135.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030.48万元,同比下降142.94%。一季度单季的亏损已超过2024年全年。

除了高测股份,拓斯达和罗博特科也在近期对润阳股份进行了债转股形式的增资,转股债权总额分别为7000万和9000万。增资完成后,他们分别持有润阳股份一定数量的股份。

事实上,早在通威股份在今年2月份宣布终止收购润阳股份后不久,另外两家光伏设备上市公司捷佳伟创和奥特维就已经率先以债转股的方式对润阳股份进行了大额增资,分别增资7.2亿元和1.8亿元。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多家债权人公司采取了相同的操作,这从侧面反映了润阳股份当前的经营压力。受光伏行业大环境的影响,润阳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都无法与2023年相比。高测股份的投资公告首次披露了润阳股份2024年的经营业绩,数据显示,润阳股份2024年的营收约为136亿元,净利润亏损8.89亿元,与2023年的263亿营收和26.6亿净利润相比,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此时推出债转股,不仅有助于这些光伏设备公司降低坏账风险,也让润阳股份得以喘息。多家公司密集对润阳股份实施债转股增资的背后,与润阳股份IPO折戟有关。

润阳股份曾在2022年11月3日通过创业板上市委审议,并在2023年6月29日获得证监会核准发行批文。然而,公司最终未能在批文一年有效期内完成上市。随着光伏行业内卷加剧,润阳股份的未来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直到行业龙头通威股份的出现,情况似乎有所转机。

2024年8月,通威股份宣布拟耗资不超过50亿元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该笔交易一度被视为光伏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例。然而,在2025年2月,这笔交易被通威股份叫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润阳股份的估值已经有所回升。此次高测股份的增资定价基于润阳股份的资产评估,债转股前的估值为80亿元人民币。高测股份在投资协议外还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与润阳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书》,成为一致行动人。

这份补充协议主要涉及到润阳股份未来上市后对于投资人股份的处理,其中含有对赌的条件。协议中指出,“目标公司于规定时间前完成IPO上市(A股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但对于具体时间表并未明确。然而,协议中对于一致行动的期限给出了限定,“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五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