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星瀚万象——天文与科技的交融诗章”。此次展览以“科技赋能天文,文化传承创新”为核心,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的天文科普体验。
步入展览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名为“星象解码”的互动装置。参与者佩戴上VR眼镜,仿佛置身于无垠的星空之中。他们熟练地操作着手柄,将相邻的星座串联起来,召唤出虚拟的数字人“星座女神”。这位女神以温柔的声音,向观众讲述着星座的奥秘。不远处,“星辰幻域”装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通过触摸拖动电子屏上的“小行星”,观众可以触碰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每当触碰成功,屏幕上便会以生动的漫画形式,详细介绍该行星的天文知识。
展览分为“星穹幻境·科技探微”与“星汉溯光·文脉传承”两大单元。在“星穹幻境·科技探微”单元中,观众借助前沿的VR和智能交互技术,沉浸式地绘制星座、探索行星的奥秘。同时,通过距离感应展示,他们还能深入了解紫金山天文台的近代建筑遗产和伟大科学成就。而在“星汉溯光·文脉传承”单元中,展览则挖掘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智慧结晶,展现了古今天文思想的对话与碰撞。
“星语古今”游戏互动装置让现代天文学家与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观众站在装置前,仿佛看到了两位天文学家并肩而立,共同探讨着天文学的奥秘。这样的设计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天文学的博大精深,还激发了他们对天文学的浓厚兴趣。
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科普教育部主任林滟茹表示,此次展览借助AI、AE、AR等技术手段,将科技、天文、旅游、教育等有机融合,打造出美丽梦幻的数字艺术展陈形式。她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形式,能够让科普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地进入大众视野,激发更多人对天文学的热爱和探索。
展览现场,观众们纷纷表示,这次展览让他们感受到了天文学的魅力和科技的神奇。他们表示,将把这次展览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文学、热爱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