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蜂巢能源杨红新揭秘:叠片工艺引领超充与固态电池量产新纪元

   时间:2025-05-17 17:10:4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近日盛大启幕,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目光。在此次展览的璀璨舞台上,蜂巢能源携其全系列短刀电池、6C电池、商乘共享电池、蜂行系列以及越野专用电池等明星产品惊艳亮相,展示了其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沿探索。

在展会现场,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发表了关于未来电池技术趋势及公司快充技术突破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叠片工艺将是推动超充技术和固态电池量产的关键所在。相较于传统的卷绕工艺,叠片工艺在极组应力控制、金属沉积均匀性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固态电池领域,其成为实现量产的唯一技术路径。

杨红新进一步阐释,叠片工艺能够确保电芯内部金属沉积更加均匀,有效避免R角沉积不均的问题,这对于固态电解质材质脆性大、易断裂的特性尤为重要。蜂巢能源自创立之初便深耕叠片工艺,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成功推出热复合飞叠技术,实现了八个工位同时叠片的高效生产,叠片效率已提升至0.125秒一片,生产效率逼近传统卷绕工艺。

热复合飞叠技术的研发不仅涉及电芯设计、制造工艺、产线算法等方面的革新,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是一场从生产链条到产品性能的全面颠覆。随着快充电池和固态电池市场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叠片工艺,如吉利旗下的吉曜通行、广汽埃安旗下的因湃电池等,均开始采用叠片方式生产电池。

在快充技术方面,杨红新分享了蜂巢能源的突破性进展。他指出,当前行业普遍关注10%-80%或30%-80% SOC的充电时间,却忽视了80%-100% SOC的充电效率。为此,蜂巢能源致力于提升末端快充性能,其4C快充项目已实现全窗口充电时间优化至15分钟,80%-100% SOC充电时间缩短至5分钟,较竞品提升30%。

杨红新还介绍了蜂巢能源的王牌产品——“二代龙鳞甲”电池。这款电池不仅拥有65度超大电量,还兼顾800V快充能力,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从20%充至80% SOC仅需12.1分钟,快充循环次数超过1600圈,并支持6C超充。其独特的“热-电分离”技术通过CTP设计,实现了电芯上下粘接,有效避免短路风险,提前满足了新国标标准。

“二代龙鳞甲”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色。其底部采用超高强钢底护板与T形双层型材防护结构,可承受高达1000J的冲击,强度超过新国标的6倍。据悉,该电池将于2025年6月中旬大规模量产,并将首先搭载于高端MPV、轿车和SUV车型上。

此次CIBF2025展会,蜂巢能源不仅展示了其在电池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沿探索,更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叠片工艺和快充技术的不断突破,蜂巢能源正引领着新能源电池行业迈向更加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未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