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汽车维修困境:技师成高危职业,车主维修权引争议

   时间:2025-05-18 21:10: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的汽车维修领域,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正在浮现:维修新能源汽车似乎成了一项“高危职业”。这一说法在维修圈内流传甚广,背后隐藏着新能源汽车在维修方面面临的种种困境,包括维修权限不明确、维修难度大等问题。

一位名为“龙哥修特斯拉(满格电新能源)”的汽修博主近日向媒体透露,他因给多家新能源品牌的车主维修车辆并发布相关视频,已被三家国内新能源车企告上法庭。龙哥表示,他原本希望通过分享修车经验帮助车主省钱避坑,却没想到会因此陷入法律纠纷。

无独有偶,上海的两位修车师傅“大刘和小刘”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他们在2024年因解锁了两块被锁定的新能源车电池包,被指控犯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最终分别被判有期徒刑和拘役,违法所得及犯罪工具也被没收。

温州一家新能源维修店的负责人表示,他们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因为一些国产新能源车设置了各种锁,一旦解锁就可能面临法律纠纷。因此,他们现在只维修特斯拉,因为特斯拉对车主在外维修持开放态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其售后维修能力却严重滞后。在燃油车时代,汽修汽配市场百花齐放,而在新能源时代,整车车企却高度控盘了这一市场。这不仅导致车主维修成本高企,也让第三方汽修厂难以吃到新能源转型的红利。

一些车主表示,他们购买的新能源汽车虽然价格不菲,但在维修方面却毫无话语权。车企通过技术手段限制车主的维修选择,甚至通过用户协议条款来剥夺车主的维修权。这引发了关于车辆使用权与所有权的讨论。有车主质疑,既然在第三方维修厂维修可能违法,那么他们对车辆到底是拥有使用权还是所有权?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缺口高达82.4万人。然而,车企却通过多种手段抵制第三方汽修厂参与新能源车维修。这导致整车厂授权渠道的密度和覆盖范围无法满足消费者修车的便利性要求。

在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成本高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车企指定维修点大都只换不修,导致维修成本高昂;另一方面,电池包以及软件技术被整车企业垄断,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市场开放度低,配件供给渠道堵塞。这进一步加剧了维修成本的问题。

为了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政策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开放,支持其自营或授权网络向社会销售“三电系统”配件;推动实现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研究制定低速碰撞试验标准等。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还需要时间,新能源汽车维修难的问题仍有待破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