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国际汽车资讯平台Carscoops的报道,捷豹路虎集团正酝酿一项针对中国市场的重大战略调整。据悉,从2026年开始,该集团将不再在中国境内生产自有品牌车型,转而依托中国本土平台开发的新产品进行品牌形象的全新塑造。
这一战略转型的背景,是捷豹路虎与奇瑞汽车合资公司在上一个财政年度遭遇了187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5亿元)的亏损。面对这一挑战,捷豹路虎决定采取更加贴近中国市场的策略。
具体而言,目前由捷豹路虎与奇瑞合资生产的XE、XF和E-Pace车型,将在今年9月停止生产。与此同时,路虎品牌下的国产车型——揽胜极光和发现运动版,也将在明年年底前退出中国生产线。这些车型的停产,标志着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一个时代的结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捷豹路虎将完全退出中国市场。相反,该集团计划推出基于中国平台打造的新车型,并强调这些车型将融入“中国特色”和“成本优势”。首款新车型——神行者,将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由捷豹路虎参与整车设计。捷豹路虎首席财务官Richard Molyneux表示,这样的产品定位“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新品牌车型将与捷豹路虎现有的高端进口车型并行销售。由于进口车型价格较高,它们在中国本土车企的价格战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这一策略有助于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
在谈及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时,Molyneux坦言并不理想。他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产品已接近生命周期的尾声,而其他品牌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跨国车企一直难以轻松立足。为了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一些品牌如奥迪的“AUDI”子品牌,正在尝试借助本土技术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