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蛇年春晚舞台上,一个身着大花袄、手持红色手绢的人形机器人迅速走红,成为了全国观众热议的焦点。这台机器人来自宇树科技,一家在机器人领域备受瞩目的企业。而这并非宇树机器人首次亮相春晚,早在2021年的牛年春晚,宇树的四足机器人“牛犇犇”就曾与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同台演出。
经过四年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宇树机器人已经从四足形态成功进化为人形。截至2024年底,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已占据全球市场60%以上的份额,人形机器人业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宇树机器人的火爆,带动了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热度,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然而,热潮之下往往隐藏着风险。尽管宇树机器人备受瞩目,但其商业化进程却并未如预期般顺利。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公开表示,他们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市场,这无疑给火热的投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许多购买宇树机器人的用户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测评,表示机器人的功能与宣传存在较大差距,有人甚至戏称“花十几万买了个玩具”。
随着市场热度的逐渐消退,宇树机器人的租赁市场也迎来了降温。在春晚带来的红利期,许多租赁者凭借宇树机器人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随着到货量的增加和新鲜感的褪去,机器人的租赁价格从高峰时的1.5万元/天迅速下滑至5000-8000元,甚至更低。二手市场上的价格更是减半至3000元左右。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关于宇树机器人的负面评价也越来越多。用户们纷纷上传机器人的翻车视频和吐槽内容,宇树科技一度深陷舆论风波。在B站,一位up主详细对比了宇树G1的官方宣传与实际体验,直言“花几十万买了个玩具”。小红书等平台上,类似的声音也层出不穷。
宇树机器人在公开场合的表现也引发了质疑。在北京亦庄举办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宇树机器人刚出发就摔倒在起跑线上,这一事件再次将宇树推上了风口浪尖。尽管宇树随后发表声明称参赛的是民间队伍,使用的是搭载第三方算法的宇树机器人,但这一解释并未完全平息外界的质疑声。
面对市场的质疑和舆论的风波,宇树科技似乎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其宣传的先进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难以有效落地;另一方面,面对市场强烈的实用性功能需求,宇树科技又无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用途仍局限于表演、展示和宣传等领域,售价高昂且缺乏实用性。
尽管如此,仍有人对人形机器人行业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和质疑,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问题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大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