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丰田bZ5:续航非王道,安全才是电动车的新卷王?

   时间:2025-05-24 18:03: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试驾丰田bZ5电动车的蜿蜒山路上,我对于电动车安全性的传统观念被彻底颠覆。丰田的工程师老王坐在我身旁,他笑着告诉我,上个月的一场对撞测试中,bZ5的A柱在撞击下纹丝不动,与某新兴电动车品牌形成了鲜明对比。阳光洒在远处盘山公路上的bZ5车队上,这些车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它们背后所隐藏的115项碰撞测试标准,在这一刻显得尤为沉重。

接过试驾教练递来的钥匙,bZ5的起步表现令我惊讶不已。200kW的电机输出如同丝绸般顺滑,没有特斯拉那种突兀的加速感。坐在副驾驶的宝妈李姐也忍不住赞叹,她表示自家那台某电动车,在接送孩子时一踩电门,后排的零食就会洒得满地都是。而bZ5的加速稳健而持续,仪表盘显示0-100km/h加速时间为6.3秒,但体感上却异常平稳,完全没有眩晕感。

丰田在bZ5的调校上显然花费了不少心思。老王调出后台数据,向我展示了电机扭矩输出曲线的17版打磨成果。他解释道,整个加速过程中的G值变化全程不超过0.4g,这使得老人和孩子坐在后排也不容易晕车。而旁边的竞品车主陈哥则拿出手机进行对比,他表示自己那台国产电动车虽然功率相同,但起步G值能冲到0.6g,上次父亲坐完后直犯恶心。bZ5的能量回收调校也堪称一绝,松开电门时几乎没有拖拽感,跟车时完全不用频繁踩刹车。

在连续弯道的测试路段,Toyota Pilot驾驶辅助系统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前方货车突然变道,系统提前1.5秒发出警报,并轻微修正方向,整个过程自然流畅。老王指着中控屏说,Momenta飞轮大模型5.0+TSS智行安全系统,相当于给bZ5装了一个拥有20亿公里路况经验的“大脑”。在隧道场景中,bZ5的33颗感知硬件(12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传感器+4激光雷达)迅速完成环境建模,车道保持始终居中,而某新势力车型则因光线骤变而误判。

现场安排了竞品盲测环节,三台电动车依次通过施工路段。某德系电动车因传感器误判突然急刹,某美系车则在锥桶阵中偏离车道,只有bZ5全程流畅通过。老王调出对比图解释说,他们的算法迭代逻辑非常先进,模型每两周更新一次中国路况数据。比如在北京常见的“加塞型”施工区,系统能够准确判断并留出安全距离。试驾者张先生对此表示赞同,他上周开某品牌电动车在国贸桥被加塞时,系统直接罢工,还是得自己接管。

在碰撞测试展示区,bZ5的车身截面令人震撼。A柱采用1500MPa热成型钢,厚度达2.3mm,老王用锤子敲了敲说,某合资品牌同部位用的是980MPa钢,厚度只有1.8mm。bZ5的车身结构更是经过精心设计,常规车型做42项碰撞测试,而bZ5却做了115项。包括模拟大货车侧翻压顶的顶部静压测试(可承受10吨压力)。在碰撞视频中,bZ5以64km/h速度正面碰撞后,驾驶舱变形量比某日系竞品少13cm,车门能轻松打开。

电池安全区同样引人注目。五重防护体系被拆解成透明模型展示:最内层是高阻燃电芯,往外依次是绝缘涂层、防爆阀、水冷板、高强度电池壳体。工程师小李指着热成像仪说,他们做过-30℃到60℃的循环测试,某品牌电池在45℃就开始热失控,而bZ5的电池温差能控制在±2℃。出租车司机赵师傅表示,他的bZ5跑了15万公里,电池健康度仍有92%,而他之前开的那台某国产电动车,10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就只剩81%了。

bZ5在设计上还充分考虑了家庭场景。模拟儿童遗留车内的测试让人印象深刻。当仿真婴儿模型被放在后排时,UWB雷达仅10秒就穿透儿童座椅织物发出警报。5分钟后,空调自动开启外循环,手机APP推送包含车内温度、湿度、CO2浓度的警报。小李展示后台记录说,上个月有位妈妈把孩子忘在车里,就是这套系统救了命。bZ5还配备了9个SRS空气囊,主驾膝部气囊+后排侧气帘的组合在同价位车型中非常少见。在侧面碰撞演示中,假人的头部被侧气帘完全包裹,而某美系竞品的侧气帘长度则短了15c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