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15周年庆典的夜晚,一场汽车界的“跨界风暴”悄然上演。小米SU7,这款上市仅一年有余的车型,以25.8万辆的销售佳绩,力压特斯拉Model 3的20.6万辆,成为了纯电市场的新宠。而其他那些同样以Model 3为目标的竞争对手,在这场较量中似乎都黯然失色。
而此次发布会的主角——小米YU7,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特斯拉的另一款热门车型Model Y。尽管马斯克可能对此嗤之以鼻,但市场反应或许将在7月上市后揭晓,而特斯拉或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销量挑战。小米的营销手段,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而YU7无疑是又一个绝佳的案例。
提到小米SU7,人们总会联想到保时捷Panamera。同样,YU7也被认为借鉴了法拉利Purosangue的设计。然而,雷军在发布会上并未直接提及这一点,这并非低调,而是智慧。两款车在外观上虽有相似之处,但细节上的差异并不足以支撑官方的直接对比。更重要的是,两者相似的认知早已深入人心,无需发布会再添一把火。
那么,小米YU7与法拉利Purosangue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呢?通过对比图我们可以发现,前脸部分几乎找不到任何共同点。侧面线条上,车顶线条或许是最接近的,但法拉利标志性的散热口在YU7上并不存在。尾部设计更是大相径庭,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事实上,“法拉米”这一昵称的由来,并非完全基于外观上的相似。在小米YU7伪装车首次曝光时,汽车之家、易车、懂车帝等三大汽车平台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与法拉利Purosangue相提并论。这一认知随后在米粉和普通消费者中迅速传播,最终形成了“法拉米”这一昵称。雷军并没有刻意低调,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趋势,将“法拉米”这一概念深深植入消费者心中。
小米YU7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得益于时代的机遇、高效的传播、广泛的受众基础以及年轻化的购买人群。同时,法拉利Purosangue作为一款豪华车型,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也为“法拉米”这一昵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然而,小米的成功并非只靠营销手段,其背后的技术和产品质量同样不容小觑。面对小米的强势崛起,其他车企或许需要放下身段,学习小米的营销策略和创新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