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服务作为居民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本应带来便捷与安心,然而,市场中的种种乱象却让不少消费者深感困扰。一些不良商家采取低价策略吸引顾客上门,却在维修过程中巧立名目、坐地起价,甚至使用质量低劣的配件进行替换,将小问题夸大化,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更为严重的是,消费者在遭遇这些不法行为后,往往面临着维权难的困境。由于证据难以收集、投诉渠道不畅等原因,许多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四处碰壁,不得不承受高昂的时间与金钱成本。一些商家甚至诱导消费者脱离正规平台交易,使得售后服务无迹可寻,进一步加剧了维权难度。
为了有效整治家电维修市场的乱象,业内专家纷纷呼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服务商信用评价体系,并对外公布家电维修“白名单”,以引导消费者选择信誉良好的服务商。同时,专家还建议平台方推出“一口价”服务,实现服务流程的标准化与透明化,让消费者在维修过程中能够明明白白消费,不再担心被“宰”。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家电维修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26.7万家,且仍在持续增长中。仅在2025年,就已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8600余家。这些企业中,江苏省的家电维修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占比高达27.6%,广东省和山东省则紧随其后,分别拥有超过1.6万余家和1.6万余家相关企业。
然而,在庞大的企业数量背后,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据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家电维修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1.19%。这一数据提醒我们,在享受家电维修服务带来的便利时,仍需保持警惕,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服务商,以免落入不法商家的陷阱。
家电维修市场的乱象亟待整治,相关部门、平台方以及消费者本身都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透明、规范的家电维修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家电维修服务带来的便捷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