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最新财报揭示了其AI业务——可灵AI的显著进展与商业化成功。在第一季度,可灵AI的营收成功突破了1.5亿元大关,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快手在AI领域的深耕细作,也预示着AI正成为快手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快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直言,可灵AI的营收表现超出了预期。他进一步透露,可灵AI的营收结构中,有近70%来自于P端付费订阅会员的贡献。这些P端用户,如专业的自媒体视频创作者和广告营销从业者,他们不仅具备C端用户的传播特性,还拥有B端用户的付费实力。
具体来看,可灵AI的P端付费订阅会员数量和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共同驱动了P端付费订阅收入的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可灵AI还通过API接入的方式,为超过1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涵盖了专业创作平台、广告营销、影视动画等多个行业,企业客户续费率保持高位。
在AI技术层面,快手已经构建了包括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可图图像生成大模型等在内的完整大模型矩阵,并推出了女娲数字人直播、智能客服π等AI业务应用产品,形成了全面的人工智能生态布局。今年4月,可灵AI发布了2.0版本视频大模型,在动态质量、语义响应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并推出了全新的多模态视频编辑功能,能够灵活理解用户意图,支持对视频内容进行增、删、改。
截至第一季度末,可灵AI的全球用户规模已经突破2200万,累计生成了1.68亿个视频和3.44亿张图片,月活用户量相比上线初期增长了25倍。这一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为可灵AI的商业化变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P端专业创作者,AI技术已经全面融入快手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为快手的广告、电商等业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广告业务方面,AI在营销素材生成、营销投放智能体和营销推荐等环节实现了全面赋能。例如,通过大模型增强的数字人直播,快手提高了数字人直播间的转化率。一季度,快手AIGC营销素材的日均广告消耗达到了3000万元。
在电商业务方面,快手借助AI大模型能力,从内容生产、精准匹配和智能客服等多个层面,帮助商家提升经营效率。通过自动生成直播高光短片素材、精准匹配用户需求以及提供智能客服解决方案,快手有效提升了商家的转化率和用户满意度。在第一季度,AI自动生成的直播切片日均商品交易总额(GMV)超过了300%。
受益于AI技术的赋能,快手第一季度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达到了180亿元,其中内容消费行业和本地生活行业的增长尤为显著。短剧行业和小游戏行业的单日消耗峰值分别突破了3000万元和1200万元,本地生活行业的消耗同比增长超过50%。
面对AI领域的激烈竞争,快手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快手首席财务官金秉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将在AI相关的费用支出方面有所增加,主要用于吸引和保留AI技术人才。尽管这将对集团的全年盈利能力带来一定影响,但金秉表示,由于可灵AI已经在推理层面实现了边际利润达正,且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和技术迭代,有信心实现推理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金秉还指出,随着营业收入规模的扩大,对训练成本和人力成本等固定性质成本的摊薄,可灵AI的整体亏损和亏损率都将逐渐缩窄。从全年来看,AI战略包括可灵对集团整体利润率的影响将在1到2个百分点的范围内。这充分展示了快手对AI业务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