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周鸿祎详解AI下半场:智能体引领产业变革,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时间:2025-07-01 01:24:10 来源: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合肥举办的“正和岛2025案例共学年会暨AI+先行者创新大集”上,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以独特的AI数字人形象登台,就《智能体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发表深刻见解。此次大会聚焦“向新力”,汇聚了众多企业家,共同探讨AI时代背景下组织变革与商业格局的演变。

周鸿祎指出,技术探索与应用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不竭动力。当前,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企业界对AI的实际应用充满期待,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他围绕企业AI应用落地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了一系列独到观点。

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工业场景,为AI技术的深度应用提供了肥沃土壤。然而,尽管诸如DeepSeek等大模型功能强大,但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往往仅限于聊天机器人的角色,难以深入业务核心。周鸿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大模型存在“偏科”和缺乏长期记忆能力两大短板。智能体的出现,恰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智能体能够全流程执行复杂任务,自动调用工具,实现从规划到执行的闭环。这一转变标志着AI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执行,从单点应用到系统性解决方案。周鸿祎强调,大模型与智能体并非替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2025年,AI发展步入“下半场”,智能体将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智能体正在深刻改变企业的运行模式。从最初的辅助工具,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取代部分岗位职能的“数字员工”或“硅基员工”。人类员工则转变为智能体的管理者和协调者,负责设定目标和把控方向。未来,应用软件和网站将成为智能体执行任务的工具,形成全新的工作模式,即员工操作智能体,智能体调用软件、访问网站。这种模式下,一名员工带领上百个智能体协同工作将成为常态,工作效能大幅提升。

然而,AI应用落地并非一帆风顺。周鸿祎指出,企业需要正确认识AI的能力,既不低估也不高估。应通过分阶段实施,从小切口入手,逐步实现流程再造。AI转型应以一线业务人员为主导,同时以现有信息化架构为基础,数据作为AI的燃料,信息化程度越高,AI转型成功率越高。培养全员的“AI素养”也是关键,要通过培训和实践提升员工的AI应用能力。

在确定AI应用场景时,企业应优先选取业务中的痛点、难点,以及无法实现自动化的环节。通过判断流程中的卡点能否通过大模型与智能体解决,以及现有业务系统是否具备数据与知识沉淀基础,来确定AI的具体应用环节。为了加速AI在企业领域的应用落地,360推出了超级企业智能体构建运营平台(SEABOT),该平台可根据企业特点进行一体化管控,实现从智能体构建到安全保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最后,周鸿祎强调了AI安全问题。除了传统安全问题外,AI大模型还面临内容安全、幻觉、提示注入攻击等新型安全问题。特别是当智能体具备操作企业生产控制及IT系统能力时,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为此,360提出“以模制模”新解法,用大模型卫士一体化解决大模型漏洞、生成错误内容等问题,确保AI技术在企业应用中的安全可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