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与华为携手发布了名为《Mobile AI:探索AI与移动通信融合新纪元》的白皮书,这份报告首次全面探讨了Mobile AI的应用场景、核心技术及商业模式,标志着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迈入了产业实践的新阶段。在“连接+算力+服务”融合的背景下,该白皮书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该白皮书围绕“以网兴智”和“以智赋网”两大核心理念,构建了一个闭环的技术体系。在“以网兴智”方面,白皮书针对AI Agent、智能机器人及L4级自动驾驶等新兴业务对网络的高要求,提出了四大创新方案。通过增强边缘节点的数据回传能力,实现了300%的效率提升,满足了AI模型实时训练的需求。同时,全频段Massive MIMO技术实现了6GHz以下频段与毫米波频段的协同调度,频谱效率突破150bps/Hz。连接增强技术通过异构网络的融合,将移动场景下的丢包率降低至0.1%以下。通算融合架构将算力调度嵌入通信协议栈,使得业务响应时延缩短至10ms以内。
在“以智赋网”方面,白皮书聚焦于网络智能化的内生演进,以通信大模型和数字孪生技术为支点。在多意图协同节能场景中,分布式大模型训练使得基站能耗随业务负载动态调节的精度提升至92%。基于用户行为数字孪生的差异化体验保障方案,使得VR/AR等实时业务的端到端体验预测准确率超过95%。白皮书强调,未来三年内,AI决策引擎将从网络管理层下沉至物理层,实现全栈智能化的闭环优化。
在产业生态层面,白皮书提出了“B+C”商业范式,即以通信(Byte)与计算(Computing)双驱动的模式。该模式以5G-A网络为连接基础,通过边缘云节点部署AI算力中台,构建了“通信管道+AI算力+行业应用”的三层服务体系。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这一模式能够提供“5G专网+机器视觉AI算法+设备预测性维护”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较传统模式降低了40%的企业运维成本。这一范式创新推动了运营商从通信服务提供商向“智能连接+智慧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预计到2028年,将带动超过2000亿元的新型业务市场。
中国电信透露,已与华为及30余家产业链伙伴共同成立了Mobile AI联合创新实验室,重点推进三大方向的应用落地。在车联网领域,基于通算融合技术,实验室正在打造车路协同AI决策平台,支持100ms级的自动驾驶控制指令交互。在智慧矿山场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井下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超过98%。在智慧城市领域,实验室正利用通信大模型优化交通信号控制,使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了35%。未来,将通过“技术白皮书+行业解决方案+商业化试点”的三步走策略,在2026年前完成15个重点行业的场景验证。
这份白皮书的发布,不仅清晰地描绘了Mobile AI从技术到商业的完整路径,更通过“网络能力AI原生+AI技术网络内生”的双向赋能模式,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随着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Mobile AI有望成为继5G之后,推动通信产业价值跃升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