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变革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竞争格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达到68.8%,创造了历史新高,而合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下滑至31.2%,触及新低。
过去,合资品牌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以及消费者对电动化和智能化需求的日益增加,合资品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加快转型步伐,追赶“中国速度”,已成为合资品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合资品牌纷纷开始重构研发模式。东风日产推出的N7车型,作为“天演”架构下的首款力作,整合了日产和中国本土化的技术资源优势,充分听取了中国用户的声音,以中国标准设计和依托中国供应链打造。这款车型自上市以来,凭借超舒适体验和极具竞争力的定价,迅速成为合资新能源赛道上的现象级产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马智欣表示,未来两年,日产将在中国追加100亿元投资,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创新,旨在加速技术迭代和产品落地。
同样,丰田也在积极调整研发策略。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小西良树透露,未来中国车型的开发决策权将由日本总部转移至中国,以REC为核心构建本土工程师主导的研发体系。这一变革旨在提升产品对中国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和匹配度。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调查显示,尽管2024年跨国车企及零部件企业在华利润普遍下滑,但几乎所有企业仍保持正向利润。近70%的企业计划在2025年及以后加大对华投资,其中超过78%的企业将投资重点聚焦于研发领域。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琳表示,追赶“中国速度”是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唯一出路,这里的“中国速度”指的是新能源赛道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快速迭代与应用。
在营销方面,合资品牌也在加快变革步伐。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数字化与传播部,旨在拥抱不断变化的市场挑战和迅速变化的客户期望。与此同时,华晨宝马与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平台火山引擎达成合作,通过人工智能在汽车营销服务的创新应用,全面提升用户购车体验与经销商运营效能。
一汽奥迪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坦言,营销在当下汽车行业中至关重要。为了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合资车企正在打破传统销售模式,加快营销业务流程的创新和再造。例如,东风日产为配合N7的上市,将订单中心、服务中心和交付中心分开,增加用户接触点,强化服务质量。
在供应链方面,合资品牌正积极融入本土生态。宝马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携手启动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与华为终端达成合作开发智能应用系统。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宝马坚持携手本土先锋企业,快速将突破性技术落地。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指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方面已展现出明显优势,无论是零部件种类、加工能力还是成本控制等体系化方面,都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单一市场无法比拟的。
随着汽车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汽车供应链正在演化为多个主体参与、专业分工更加开放融合的网状结构。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静表示,通用汽车将拓宽加深在中国的战略,将“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升级为“在中国,为全球”。通过重塑供应链的生态体系,合资车企乃至跨国车企的全球竞争力有望得到反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