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被誉为发动机的“生命之液”,在维持引擎顺畅运转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日常车辆保养的核心任务,便是更换这一关键液体。机油的首要职责在于润滑,它减少了发动机内部零件间的摩擦,从而有效降低了磨损程度。除此之外,机油还兼具清洁功能,仿佛一位高效的清洁工,将机油通道内的杂质一一吸纳,这些杂质多为黑色,使得机油逐渐变黑。
不少车主发现,新车更换机油后仅行驶数百公里,机油便呈现黑色。这实则与新机油品质无关,而是源于发动机内残留的旧机油未能彻底排出。当新旧机油混合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动机运转后,机油颜色自然加深。面对这一现象,车主们难免心生疑虑:机油残留是否会导致机油迅速变质,进而损害发动机?
事实上,机油残留是换油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无需过分担忧。常见的放油方式包括重力放油与抽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无法确保机油百分之百排出,因为发动机内部零件表面总会附着一定量的机油。除非通过加入新机油并短暂运转发动机的方式,以“冲洗”残留旧机油,但这在实际操作中并无必要。因为残留的旧机油量通常极少,对新机油的性能影响微乎其微。在新旧机油混合的情况下,新机油占绝对优势,发挥着主要的润滑作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若换油流程不规范,如维修人员操作不当,仅放出少量机油便匆匆结束,导致大量旧机油残留,这将严重影响新机油的性能。例如,若旧机油残留量高达30%,新机油仅占比70%,二者比例相近,混合后的机油性能将大打折扣。正如一滴墨水对一盆水的影响微乎其微,但若倒入大量墨水,水质将发生显著变化。
因此,在更换机油时,确保油底壳中的机油彻底排出至关重要。判断机油是否放净的简单方法是观察放油口,当机油由连续流出转为点滴状时,即表示已放净。一般而言,放油时间达到三分钟以上,即可认为机油已基本排出,无需担心残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