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月球生存新突破:中国科研人员解锁“就地取材”建造与取水技术

   时间:2025-07-02 01:14:24 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合肥,一个名为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的科研机构正引领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这里,科研人员们正致力于解锁月球生存术,从在月球上取水到建造月球建筑,再到为月球连接网络,他们的创新实践令人瞩目。

深空探测实验室于2022年正式成立,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携手共建。实验室聚焦月球探测、行星探测以及重型运载火箭三大核心领域,不断推动着深空探测技术的进步。

走进实验室的资源利用实验区,一台名为“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的装置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该系统由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杨洪伦负责。他介绍道,这台装置能够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进而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良好隔热性能的月壤砖。这些月壤砖不仅可以用于月球科研站的交通道路和建筑物建造,还实现了“用月球的土建月球房”的壮举。更该装置的光纤束具有柔性,能够自由移动,从而实现月壤的任意形状成型制造。

除了在水和建筑材料方面取得突破外,深空探测实验室还在月球通信导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实验室总体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龚明宇担任了“天都星”的总体设计师。他于2024年3月发射升空的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是深空探测实验室的首发星。这两颗卫星位于24小时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上,开展了一系列通信导航新技术试验,为后续地月空间通信导航乃至星际空间通信导航提供了技术验证,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地月一体化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空探测不仅是科技的竞技场,也是国际合作的舞台。自2017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向国际社会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倡议以来,已有17个国家(国际组织)和60余个国际机构与中国签署了国际合作文件。深空探测实验室还牵头发起成立了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并计划于7月在合肥召开成立大会,进一步推动深空探测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深空探测实验室的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深空探测技术的进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实验室积极谋划培育深空能源、太空旅游等十大深空战略性新质产业方向,已经吸引了一批商业航天公司和项目落户安徽,总投资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