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京发布12大AI应用场景需求,总预算1.1亿推进智能技术落地

   时间:2025-07-04 06:26:43 来源:北京日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热潮中,一场聚焦于“AI应用落地”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成功召开。论坛现场,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的精彩瞬间被镜头捕捉,其中一幅照片尤为引人注目:中海金融中心的“大吉巷”内,与会者们正热烈讨论,背景是繁忙而充满科技感的会场布置。

会上,北京市在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方面的成果得到了全面展示。其中,“杨梅工业”智能体开发和应用平台的开源发布成为了一大亮点。该平台由北京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自主研发,专为工业智能体的应用开发与部署设计,已在汽车、电子、化工等多个行业成功应用,展现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强大潜力。

论坛还发布了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此次共遴选出12个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场景,覆盖制造业、教育、医疗、金融、环境、能源、文旅等多个领域,总预算高达1.1亿元。这些场景需求明确、预算充足,将面向全市创新企业等公开征集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供需对接促成合作,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

在“AI+制造业”领域,京东方作为显示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布了“AI+器件仿真设计平台的研究与构建”场景。该企业希望通过智能化升级光学仿真、电学仿真、力学仿真、版图设计等环节,提升研发效能、降低实验试错成本、缩短新品上市周期,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而在“AI+城市”领域,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则发布了“基于AI的城市路桥隧管养智能决策系统”场景。该系统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路桥养护计划、风险预识别、安全预评估、应急抢险指挥调度等工作中提供智能辅助决策,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贡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被业界视为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元年。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通过多项政策协同,积极推进各领域应用场景的开放,并组织应用场景的供需对接,为大模型应用落地创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论坛上,95个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典型案例被发布,这些案例涵盖了医疗、教育、金融、政务、文化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示了北京在“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成果。

这些典型案例不仅彰显了北京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它们如同一个个生动的注脚,诠释了北京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样板”和“标杆”的深刻内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