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团体服装新标实施,京东政企业务如何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

   时间:2025-07-04 18:01:05 来源:砍柴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我国团体服装产业迎来了一项重要里程碑,由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正式发布的《团体定制服装分级技术要求》团体标准(T/CPQS T00026--2025)开始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团体服装领域迈入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全新发展阶段,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标准由京东政企业务携手京东服饰、京东京造等多个业务板块,联合国内16家知名服装品牌共同发起,并由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作为权威评定机构。这一开创性的举措旨在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团体服装产业向高品质、个性化的方向迈进,为政企客户在采购过程中提供权威可靠的参考,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团体定制服装,作为为企业、社团等特定群体量身打造的统一或特定风格服装,涵盖了工作服、制服、文化衫、正装等多个品类。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兴行业、岗位的层出不穷,职业装已经逐渐演变为既体现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又彰显员工个性的专业着装。据《2024-2029年中国职业装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职业装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大关,并持续呈现增长态势。特别是在医疗、金融、服务等对形象和专业度要求较高的领域,相关需求更是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团体定制服装市场面临着商品丰富性不足、产品性价比低、采购流程复杂繁琐、合规风险频发等多重痛点。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采购的效率和体验,也制约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团体定制服装分级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出台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该标准首次将团体服装细分为基础级、优质级、卓越级三个等级,并通过量化指标明确了各级产品应达到的技术门槛。在定制服务方面,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保护机制,确保设计方案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同时要求企业具备快速响应个性化需求的生产能力。针对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质量问题,标准对服装号型精准度、面料色牢度、抗皱性等核心指标设定了严格的参数,并创新性地引入了可持续发展要求。使用可回收材料的企业需要提供完整的溯源链条,涉及碳足迹声明的产品则必须附上第三方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确保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每个环节均可追溯。

作为标准的发起方之一,京东政企业务凭借其在数智供应链方面的优势,打造了一站式的全链路数智化团服职业装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国内外知名品牌、制造工厂等上游资源,京东政企业务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富多样的定制商品选择。同时,结合制造、能源、工建、金融、地产、交通、运营商等特定行业的属性,京东政企业务还提供了“品类+场景”的组合式差异化定制服务。依托强大的数智供应链技术能力,京东政企业务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3D设计、AI量体等数智化定制服务,还通过全流程可视化的履约供应链和阳光采购平台体系,实现了一键采购下单、一件起定、最快211时效送达的高效服务,并确保了客户采购全流程的合规可追溯。

目前,京东政企业务的团服职业装服务已经全面覆盖了制造、消费品、金融、通信、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业务范围遍及全国超过80%的省级行政区。通过“研产销运洗”一体化的团服职业装解决方案,京东政企业务已经累计为近7万家企业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以某大型能源企业集团为例,该集团每年需要为数千名员工定制团服,但长期受制于传统采购模式的多重痛点。此前,由于合作的供应商分散,从设计到交付需要对接十余家厂商,流程繁琐且周期长。同时,市面上的团服大多为基础款式,无法满足一线作业所需的防污、耐磨等功能需求。京东政企业务为其量身定制了一站式团服职业装定制服务解决方案,通过高效整合上游供应商和品牌商资源,为该集团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并结合能源行业的特性,精选了防油污、高耐磨、抗静电的特种面料。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对员工体型数据进行精准采集,提升了定制效率和精准度。京东覆盖全国的供应链网络有效保障了定制服装的高效履约交付,可视化、可追溯的数智化采购平台也确保了采购全流程的合规透明。

业内专家指出,《团体定制服装分级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出台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还将推动行业朝着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未来,京东政企业务将继续发挥其在数智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为更多企业和团体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团服职业装定制服务,并携手更多上下游生态伙伴,共同为团体定制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