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触觉传感技术崛起,机器人产业或迎万亿市场新蓝海

   时间:2025-07-09 01:45:45 来源:幻影先生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触觉传感器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份由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深度研究报告《机器人产业深度(十三):无触不成手,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近日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告深入剖析了触觉传感器行业的现状、技术路线、市场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触觉传感技术作为机器人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其技术路线多样,包括压阻、电容、磁电霍尔效应以及视触觉等多种类型。然而,每种技术路线都存在各自的性能与成本瓶颈,单一路线难以满足所有应用需求。因此,报告指出,未来触觉传感器行业或将呈现多技术路线融合的趋势,通过取长补短,实现性能与成本的优化。

在国内触觉传感器市场中,电容与磁电霍尔效应技术目前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压阻领域的Interlink、Tekscan,电容领域的PPS、他山科技,磁电霍尔效应领域的XELA、帕西尼,以及视触觉领域的Gelsight、千觉等。这些企业背景各异,既有上游材料企业,也有传感器老牌公司,还有探索前沿路线的初创企业,以及下游应用企业。

报告特别强调了人形机器人在触觉传感器市场中的应用潜力。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制造业、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灵巧手方面,触觉传感器已成为其落地应用的关键一环。目前,人形机器人尚处于灵巧手落地触觉的初期阶段,但伴随任务复杂度的提升及应用场景的拓展,触觉传感器有望从手向手臂、足部、躯干和脸部等部位延伸,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VMR数据预测,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53.3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355.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8%。其中,压阻和电容技术将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人形机器人产量达到1000万台或1亿台时,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约0.24万亿元和1.3万亿元。若仅考虑单一技术路线占据全部市场,当人形机器人产量达到1亿台时,各技术路线对应的市场规模将更为可观。

报告还指出,适配机器人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生产需要材料、制造与算法端的复合能力,切入壁垒较高。未来,柔性触觉传感器或将朝阵列化、多模态融合、边缘计算和自供电等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性能和竞争力。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读者在获取和使用相关信息时,请务必谨慎对待,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理性判断。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