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极智嘉港交所上市:清华系创业十年,打造港股最大收入机器人企业

   时间:2025-07-09 23:19:36 来源:砍柴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郑勇,一位在创业道路上摸爬滚打十年的企业家,终于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他创立的极智嘉公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此次IPO,极智嘉以每股16.8港币的价格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达到22.06亿港币,公司总市值超过218亿港币。

与极智嘉同日上市的还有五家公司,共同见证了港股IPO市场的繁荣。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迎来了44只新股,募资总额超过1000亿港币。极智嘉的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133.62倍的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也获得了30.17倍的认购,成为今年港股市场上国际配售倍数最高的前三名之一,同时也创下了港股科技板块的最高国际配售倍数纪录。众多主权财富基金、国际长线基金、科技专项基金以及对冲基金都积极参与了认购。

极智嘉的IPO不仅是机器人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H股IPO,也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开盘后,极智嘉的股价冲高0.95%,达到16.96港元/股,市值达到220亿港元。

回顾郑勇的创业历程,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他作为新天域资本的高级投资经理,在一次考察亚马逊仓库物流项目时,被正在全面推广的机器人深深震撼。他决定在中国寻找类似的创业团队,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找到。于是,在2015年,郑勇亲自下场,创立了专注于物流机器人的极智嘉。

郑勇的创业决定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并在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工作了五年。之后,他在Compagnie de Saint-Gobain S.A.的一家子公司担任工厂经理三年。这些经历让他坚信,物流行业应该是最先被替代、被革命的部分。同年,被亚马逊收购的Kiva更名为Amazon Robotics,并开始用于亚马逊自家的仓库。如今,亚马逊的仓库机器人数量已接近人类员工规模。

为了打造极智嘉的创始团队,郑勇找到了原清华计算机老师李洪波作为CTO。李洪波在机器人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专业经验和130多项授权专利。随着公司的发展,极智嘉又引入了另外两位创始人——刘凯和陈曦。刘凯同样出自清华计算机系,而陈曦则擅长高速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领域。四位创始人至今仍然紧密合作,公司的股权结构清晰,稳定性强。

极智嘉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公司的第一笔投资来自心怡科技的1000万元人民币。随后,火山石和高榕创投分别投资了2125万元,合计4250万元。拿到融资后,极智嘉的第一个目标是在当年的双11发布产品。在只有一台机器和不到三个月时间的情况下,20人的团队没日没夜地研发,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有了第一个天猫超市的样本后,极智嘉在创业第二年进入了多家电商平台,并开始验证AMR解决方案的商业化。2017年,极智嘉迎来了爆发期。公司成功出海日本,交付了第一个海外项目,成为中国最早出海的AMR公司。同时,极智嘉在这一年完成了四笔融资,估值达到6-7亿元人民币。

随着全球化布局的加速,极智嘉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充分展现。2019年,极智嘉开始进军德国和美国市场,并成立了业务团队。同年,公司完成了C1轮融资,融资金额1.16亿美金,估值翻倍至5.6亿美金。此后,极智嘉的融资节奏非常顺畅,估值不断攀升。到2021年年底,公司的估值已经升至150亿元人民币。

目前,极智嘉的股东包括华平投资、CPE源峰、Granite Asia、云晖资本等众多知名机构及产业方。其中,华平投资于2017年7月就入股了极智嘉,持股比例高达11.86%。极智嘉从产品到商业化,再到出海日本、欧美,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健。

从财务数据来看,极智嘉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并连续六年位居第一。极智嘉目前服务着800家终端客户,包括63家世界500强企业。公司的客户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提供本地化服务,极智嘉在全球设立了超过48个服务站点和13个备件中心。

极智嘉的高效交付和本地化运营体系转化为了更强的客户黏性与复购动能。2024年,公司的整体客户复购率高达约74.6%,关键客户复购率高达84.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极智嘉的产品正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核心基础设施。

对于仓储物流机器人行业来说,在手订单量是企业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极智嘉的在手订单量从2022年的19.9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1.4亿元,复合增长率显著。在收入方面,极智嘉从2022年的14.52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4.09亿元,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45%,远高于行业增长。

在净利润方面,极智嘉的亏损率已经连续四年大幅收窄,开始进入盈利拐点。2024年,公司的经调整净亏损率低至3.8%,或即将实现扭亏为盈。极智嘉凭借24亿元的年收入,一跃成为港股To B机器人领域中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

从海外市场来看,极智嘉在亚太地区和美国的收入占比基本均衡。公司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长。在毛利率方面,极智嘉的海外业务毛利率超过46%,其中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的毛利率超过39%。极智嘉在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而该市场的需求占到了AMR解决方案的60%,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极智嘉的成功代表了To B类机器人在高度复杂的B端市场中实现商业化成功的希望。公司将AMR技术转化为年营收超24亿人民币的商业价值,经营质量逼近盈利拐点。极智嘉的成功范式为其他机器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