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矿鸿引领,中煤华为联手开启山西煤矿智能化转型新篇章

   时间:2025-07-12 04:12:10 来源:山西科技报融媒体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山西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征途中,一项革命性的技术革新正悄然引领着传统采煤作业的深刻变革。2025年初,国家能源局揭晓的“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榜单上,“基于矿鸿的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控制系统”荣耀上榜,成为煤炭领域内的唯一亮点,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煤炭产业智能化转型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这一科技成果源自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重大科研项目——《基于矿鸿的采掘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该项目由中煤装备公司携手旗下企业、中煤山西公司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推进,最终在山西亚美大宁能源有限公司(大宁煤矿)成功落地,并于今年6月顺利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科技成果鉴定,成为山西科技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之所以亟需矿鸿技术的加持,源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核心挑战——万物互联。在煤矿中,设备与设备、传感器与环境之间的高效互联是智能化的基础,然而现实却是,长期依赖国外操作系统、通信协议碎片化严重、设备间各自为政,导致了“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煤矿智能化的进程。对于煤炭资源大省山西而言,这一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煤炭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中煤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投身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浪潮中。在探索过程中,中煤深刻认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于2023年11月毅然启动了矿鸿项目,旨在通过基于根技术适配矿鸿操作系统的智能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究,打破煤机装备在根技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卡脖子”困境,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在山西大宁煤矿,矿鸿项目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中煤装备事业部的智能开采技术研发经理孙鹏亮表示,该项目已在大宁煤矿完成了为期半年的工业性试验,试验数据充分证明了基于根技术适配矿鸿操作系统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彰显了中国中煤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全产业链优势。

在系统架构层面,矿鸿项目团队基于矿鸿操作系统,首创了自主化的工业物联网体系架构,实现了设备间的直接交互。通过自主研制的三级索引通讯方式和统一的通讯标准,极大地提升了设备交互效率,让煤矿数据资源的质量与可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华为三方使能产品线总经理杨霖对此评价道,相较于传统的集成模式,矿鸿项目所展示的成套化改造示范价值显著,不仅验证了矿鸿操作系统在跨设备互联互通方面的技术优势,还实现了不同厂商设备间的无缝协同。

在硬件层面,矿鸿项目成功完成了自主元器件的选型、测试与适配,开发出了一系列基于根技术的采掘装备关键器件,如电路板、PLC、工控机等。其中,移动驾驶舱的引入成为了一大亮点,它实现了基于物联网体系架构的无感近场连接,让工作人员能够手持移动驾驶舱对井下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软件层面,矿鸿项目团队开发了矿鸿操作系统、管理平台等,实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等各子系统设备数据的主动上传和自主交互。现场工作人员反馈,基于矿鸿系统的成套装备应用后,仅需一人即可监控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矿领导和高级维修工也能实时接收井下设备故障信息与数据参数,大幅缩短了检修时间,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矿鸿项目还实现了多项首次创新,如首次基于矿鸿操作系统开展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及控制系统研发等,这些创新成果为山西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中煤与华为紧密合作,共同克服了传统研发人员适应新环境等挑战,通过产业生态的协同攻关,逐步解决了各类难点问题。

此次中国中煤与华为在山西的合作成果,不仅树立了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标杆,也为全国煤炭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矿鸿技术的成功应用,将助力山西乃至全国的煤矿行业迈向智能化发展的新篇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