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广袤天地里,微软曾以其Windows操作系统独步天下,版权收入丰厚。然而,这种近乎垄断的地位并未推动技术革新,反而被视为生态发展的阻碍。近年来,Windows系统饱受诟病,界面设计缺乏统一、动画效果卡顿、内存占用居高不下,深色模式适配不尽人意,加之强制更新可能引发的系统崩溃、驱动丢失等问题,让用户怨声载道。尤为引人注目的是,Windows 11取消对安卓生态的兼容,更是激化了用户的不满,众多用户因此转投其他操作系统怀抱。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内,Windows系统用户流失高达4亿,市场份额缩水超过30%。作为微软的旗舰产品,Windows的疲态直接冲击了公司内部稳定,恰逢AI技术风起云涌,微软选择以裁员作为应对变革的初步举措,上万员工被迫离职,映射出巨头转型的无奈与挣扎。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东方,一场操作系统的“革命”正悄然兴起。从最初的“备胎”计划到如今“纯血”生态的构建,鸿蒙系统在摸索中不断成长,国产操作系统的崛起之势愈发明显。在数字时代,没有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就如同大厦失去了根基。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鸿蒙正致力于打造属于我们的“神话宇宙”。
在AI技术带来革新之际,大厂的裁员潮也悄然来临。全球市值最高的微软,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裁员。据悉,微软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减约9000名员工,波及销售、市场、游戏及客户支持等多个部门。这是继2023年裁员1万人后,微软的又一次大规模行动,也是近几个月来的第三轮裁员,众多怀揣梦想的科技人才被迫离开这家曾经的科技巨头。
尽管大规模裁员,微软的市值却持续攀升。截至收盘,微软股价达到497.72美元/股,市值高达3.6993万亿美元,稳坐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宝座。曾几何时,加入微软是无数程序员梦寐以求的职业归宿,象征着稳定与光明的前程。然而,随着行业环境的巨变和企业战略的调整,微软内部的“安全感”正逐渐消散。
对于在微软服务多年的老员工而言,这样的转变尤为难以接受。情感的牵绊与“被时代淘汰”的无力感,让许多人难以释怀。微软此次裁员的“借口”颇为高端,声称旨在“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敏捷性”,实则是在加速向AI靠拢。微软正要求管理者根据员工使用AI工具的情况评估其工作表现,并考虑在下一财年的绩效考核中正式加入AI使用相关指标。
微软之所以如此“急功近利”,是因为它已初步尝到了AI的红利。AI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力需求结构,人力资本或将迎来重构。微软不愿错失继续引领互联网潮流的机会,因此将重注押在AI上。2025财年,微软计划向AI算力领域投入800亿美元巨资,大规模采购英伟达GPU、扩建AI数据中心,导致资本支出飙升。
为了在AI竞赛中占据优势,硅谷大厂纷纷压缩开支,裁员成为了最佳“解药”,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展示AI“成效”。当科技巨头每年斥资数百亿美元争夺AI霸主地位时,“AI替代”趋势在硅谷盛行,人力资本正从资产转变为调整项。
谷歌超过25%的新代码由AI编写、Salesforce公开承认AI工具缩减了招聘规模、亚马逊推出更多生成式AI和代理……meta、谷歌、亚马逊等巨头在过去两年内累计裁员超过10万人,均强调将资源集中于AI领域。老牌厂商如戴尔、甲骨文则选择“以空间换时间”,通过低利润率的基础设施业务抢占AI市场份额。
裁员的同时,强制留任员工提升AI使用效率,已成为硅谷科技巨头的标准动作。微软虽暂时在AI投资与成本优化间找到平衡,但这场组织重构能否真正激发创新潜力仍充满未知。在操作系统领域,微软正面临重大挑战。Windows在PC领域的王者地位已动摇,随着苹果MacOS的崛起、各种Linux版本以及国产鸿蒙系统的壮大,Windows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安全漏洞频发、资源占用高、系统臃肿复杂、许可证费用高昂等问题限制了Windows的增长。在生成式AI应用井喷的当下,Windows系统已显得力不从心,PC操作系统亟需底层改变。而鸿蒙电脑的出现,正是试图重新定义个人电脑产品。
“鸿蒙(HarmonyOS)”取自《道德经》中“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思想,自2015年立项以来,历经五年发展,其智能手机和IoT设备累计用户已突破10亿。去年10月,鸿蒙系统完成重要更新,成为“纯血”鸿蒙,用户装机量指数级上升。生态是操作系统的关键,鸿蒙生态的构建尤为不易。截至2025年6月,华为开发者联盟注册开发者数量已达800万,开发者提交版本数超过27万,鸿蒙应用和元服务数量超过3万个,覆盖TOP 5000应用,足以满足用户99.9%的使用需求。
“鸿蒙电脑”的发布,标志着“鸿蒙全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完成。2025年5月8日,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亮相。鸿蒙电脑的问世,不仅重塑了PC行业竞争格局,推动了国产操作系统在此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更回应了市场对高效设备软硬件和连接协同的需求。鸿蒙电脑或许能够打破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固有形象,为产业界内外提供更具革命性的新方案。
回顾鸿蒙的发展历程,从依赖安卓到兼容安卓,再到彻底放弃安卓,鸿蒙的历史见证了国产操作系统的突围与创新。尽管鸿蒙仍需跨越用户习惯与生态壁垒,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操作系统正在崛起,开启自主可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