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市场的硝烟再起,美团与阿里旗下的淘宝闪购之间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乔治·凯南关于战争根源的见解——国家间的相互恐惧,在外卖平台的竞争中同样适用。美团与淘宝闪购互相紧盯,对方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被视为全面开战的信号。
原本看似平静的外卖混战第二周,却因一次红包发放而再起波澜。淘宝闪购在7月12日傍晚发放了一批新的外卖红包,美团误以为对手发起了大规模攻势,迅速反击,发放了大量大额满减券,导致全国奶茶店订单激增。
北京融新科技中心的美团作战室内,当晚的庆祝气氛热烈,数百名员工鼓掌欢呼,还有人敲鼓、放礼花。八条巨幅标语如同战旗般悬挂,彰显着美团的雄心壮志。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赶回北京,站在标语前,他更多地表达了对员工和生态合作伙伴的感谢,而非具体业务进展。
美团当天的即时零售订单量达到了1.5亿,其中近三分之一是在反击之后产生的。这一数字几乎是美团去年大部分日子里配送总量的两倍。去年此时,美团CEO王兴还在展望今年旺季单日订单量能突破1亿。
与此同时,在杭州阿里西溪园区C区二楼的闪购作战室,气氛则相对平静。自4月底上线以来,淘宝闪购的员工们已很少休息。尽管前一周六已冲到8000万单,但面对竞争对手1.5亿单的战报,一位员工表示将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随着京东的加入,补贴冲单已成为阿里和美团每周的例行公事。双方都不敢真正停歇,以免被对手抓住机会。
在这场战争中,美团采取了明确的作战计划,即从单量上压制淘宝闪购,让其知难而退。为此,美团提前招募了更多骑手,并设计了大量自提免单券。在第二个周六,整个外卖市场单日规模翻倍至约2.5亿单,其中美团1.5亿单,淘宝闪购8000万单,京东1000多万单。
除了订单量,美团和淘宝闪购都强调了自己对骑手和商家收入的贡献。美团称7月5日骑手日均收入较前一个月增长111%,而淘宝则公布了同比去年的数据,显示骑手数量增长近八成,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过12500元。
外卖混战已持续百日,各家的节奏明显不同。美团猛攻,阿里稳单,京东则开始刹车。美团的1.5亿单中,包括拼好饭3500万单、神抢手5000万单,以及至少2000万单的“0元券”订单。这些策略不仅帮助单量增长,还缓解了运力压力。
淘宝闪购则计划采取Tic-Toc节奏,即一个周六冲刺新高,下一个周六保持上周水平。创始人马云也要求淘宝闪购稳定在8000万单,先提升能力再往上冲。淘宝闪购的订单准时率维持在96%,但这一水平部分得益于消费者下单后预估等待时长的拉长。
美团作为长期的外卖老大,运力供给远超其他平台。饿了么旗下的蜂鸟配送正通过各种手段召回老骑手,提高路径规划的合单率,并给予骑手更高补贴。京东则将重点放在探索自营即时零售业态上,如七鲜、京东超市等,并未大规模参与补贴战。
未来三个月,阿里和美团都计划投入200亿元,京东则投入100多亿元,总计500亿元催化外卖消费习惯。这场战争不仅考验平台的补贴能力,更考验其在流量、选择、商家和骑手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随着京东和阿里的加入,外卖市场的渗透率加速提升。刘强东的入场让外卖成为社会话题,而阿里体系内淘宝和支付宝的庞大流量更是美团无法比拟的资源。然而,大流量涌入后,平台还需提供丰富选择,确保商家按时出餐、骑手按时配送,否则消费者将流向服务更好的平台。
据数据显示,7月12日打开美团应用的人数涨到了2.4亿,较6月月均增长了近7000万。这场外卖大战不仅是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对消费者心智的争夺。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持续投入并不断优化服务才是赢得战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