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圈内一款名为享界S9T的旅行车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隔壁老王,我决定深入剖析这款车型,看看它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三十万价格区间内脱颖而出。
首先吸引我的是车标设计。享界S9T并没有简单地将“AITO”替换为几颗钻石,而是在二维平面上巧妙地创造出了三维景深效果。从远处看,它像是一枚扁平的徽章;走近后,你会发现星芒以0.02毫米的级差逐级抬升,光线掠过时会呈现0.3秒的延时衍射,仿佛脉冲星在漆面上跳动。这种纳米级蚀刻工艺以往只在瑞士独立制表品牌中见过,如今被华为应用到了汽车上,无疑提升了品牌的辨识度。对于热爱户外活动的旅行车用户来说,这样的设计在夜间露营时将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接下来是车身颜色。官方称之为仙踪绿,这种颜色经过精心调配,主波长在495-505纳米之间,属于人眼最敏感的青绿过渡带。明度被刻意压低3%,饱和度则提升了5%,使得它在阴天呈现出冷翡翠般的沉静,在阳光下则翻出偏黄的橄榄色,如同一潭会呼吸的湖水。金属漆中掺入了云母而非普通铝粉,云母片径控制在12-18微米,使得车身在不同角度下展现出流动的光带效果。这样的喷涂工艺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极高,南京工厂的喷涂线已经达到了手术室级别的洁净度。
享界S9T的比例设计同样值得称道。旅行车的灵魂在于D柱与车顶的夹角,S9T的夹角为12.7°,既保留了猎装车的优雅,又具备了瓦罐车的实用性。短前悬、长轴距、长后悬的布局使得视觉重心后移,静态下就呈现出后驱车的俯冲感。轴距推测在3050毫米左右,比轿车版S9长出40毫米,为第二排膝部空间和尾厢纵深提供了更多空间。加上平直的车顶线条,后备箱高度可达680毫米,轻松容纳一辆拆前轮的全尺寸山地车。
在动力方面,享界S9T大概率沿用了S9的碳化硅电驱三合一单元,纯电版提供227 kW单电机和385 kW双电机两种选择。尽管旅行车的风阻比轿车略高0.02 Cd,但华为的动态续航算法能够根据导航海拔、实时温度、驾驶习惯等因素进行滚动预测,误差控制在±3%,比传统的NEDC续航标准更加靠谱。增程版则搭载了1.5T增程器和227 kW后驱电机,纯电续航365 km,综合续航高达1355 km,从北京开到敦煌无需补能。
底盘方面,S9T预计会沿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铝合金架构,但弹簧刚度和避震筒都进行了优化,以适应旅行车多变的装载场景。虽然目前看三十万价位可能只给后轴单腔空悬,但华为的动态扭矩系统有望在后续迭代中弥补这一遗憾。
智能驾驶是享界S9T的另一大亮点。它配备了192线激光雷达、6颗固态激光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和3个4D毫米波雷达,硬件冗余度极高。尽管目前法规尚未放开L3级自动驾驶,但华为终端云每天新增的3500万公里行驶数据为未来的OTA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尤其期待的是旅行车专属场景功能的实现,如非铺装路面的自动避让、露营模式的一键泊车等。
座舱设计同样体现了享界S9T的高端定位。主驾HUD视场角宽广,亮度高达15000尼特,烈日下也能清晰显示导航信息。中控是一块2.5K OLED悬浮屏,边框极窄,视觉效果震撼。副驾前的“秘书屏”角度向驾驶员偏转,避免了行车时反光的问题。
安全方面,享界S9T同样不遗余力。门槛梁采用了2000 MPa热成型钢,并设计了“日”字形闭口截面,中间填充蜂窝铝,以应对侧面柱碰等极端情况。电池包底护板也进行了升级,厚度达到2.5毫米的7系铝合金材质足以应对飞石等威胁。后排气帘长度延伸至D柱,确保了满载时所有乘客的头部都能得到保护。
价格方面,享界S9T预计以30万起售,这一价格区间内既有蔚来ET5T、极氪001 FR等强劲对手,也有小鹏G6、比亚迪宋L等性价比之选。然而,享界S9T凭借华为品牌的技术溢价、旅行车的差异化形态以及鸿蒙生态的用户粘性,有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华为手机、手表、笔记本等全家桶用户来说,享界S9T更像是一块移动充电宝,能够将数字生活无缝延伸到路上。然而,华为也面临着品牌过载的风险,消费者对于问界、智界、享界等系列的差异感到困惑。因此,到店购车时,消费者不妨直接询问OTA频率、保价政策以及换电方案等关键问题,以检验销售顾问的专业水平。
享界S9T能否大卖尚未可知,但它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选择。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憋久了,人们总希望能随时出发,透过全景天窗看见银河从车顶流过。享界S9T或许正是那把打开无限可能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