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卖身”悬念背后,“高端零食第一股”的内忧与遗憾

   时间:2025-07-16 13:17:08 来源:尺度商业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文 | 张佳儒

世上真的有未卜先知吗?7月10日晚,良品铺子公告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公司控制权可能发生变更,公司股价提前涨停了,这一反常走势难免引人遐想。

随后,这场提前上演的“狂欢”,被一份半年度业绩预告泼上冷水。7月14日,良品铺子公告,预计上半年亏损7500万以上,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

2024年,良品铺子还曾创下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连续的亏损,意味着前董事长、总经理杨银芬主导的“砍一刀”策略的失效。2025年3月,杨银芬辞任董事长、总经理。

杨银芬是良品铺子创始人之一,也是公司实控人之一。杨银芬辞职4个月,如今公司控制权或将生变,创始团队在连续亏损的重压下,似乎已显露出无心恋战的疲态。

实际上,除了亏损这一内忧,良品铺子曾出现过一个实现业绩翻盘的契机,最终却成了难以弥补的遗憾。发生了什么?

杨银芬“砍一刀”失效,良品铺子的内忧与遗憾

很多投资者知道良品铺子,是从一场特殊的上市仪式开始的。2020年2月24日,良品铺子在A股上市,是上交所第一家远程视频上市的企业,成为“高端零食第一股”。

上市之后,良品铺子成为资本的宠儿。其中,上市首日涨幅44%,总市值68亿元。2020年7月15日总市值高达340亿元,成为当时市值最高的零食企业。

2025年7月10日收盘,良品铺子市值仅54.98亿元。二级市场的剧烈起伏,是公司业绩大幅波动的真实写照。

比如2023年,良品铺子营收80.46亿元,同比下降14.76%,归母净利润1.80亿元,下滑46.26%。这是公司上市后首次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那一年的11月27日,良品铺子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杨银芬当选公司董事长,并再次出任总经理。走马上任三天,杨银芬发布公开信息,称,“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危机意识之下,良品铺子开启变革。杨银芬变革的“第一刀”,从价格开始,公司实施创立17年来首次最大规模降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2024年报显示,公司累计完成500余款产品价格下调。

曾经高端零食定位的良品铺子,走向品质好、价格亲民的路线,这对主打低价的量贩零食店形成降维打击。资本一度因此燃起对其业绩反弹的期待,当年12月初,公司股价3日大涨25%。

但现实却事与愿违,杨银芬这一策略对业绩杀伤力不小。2024年,良品铺子营收下滑11.02%,归母净利润亏损4610.45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又预亏7000万元至1.05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良品铺子均提到产品的售价下调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影响了毛利率,最终影响了净利润表现。良品铺子还提到了其他亏损原因,比如主动淘汰低效门店,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等。

2025年3月,杨银芬辞去良品铺子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原定任期终止日为2026年11月26日。

如果说“砍一刀”等策略后的持续亏损,是公司的“内忧”。那么,出让赵一鸣零食的股权,则是公司的“遗憾”。

2024年4月,赵一鸣首次开放融资1.5亿时,良品铺子旗下子公司广源聚亿以4500万元的金额跟投了赵一鸣3%的股权。仅仅过了6个月,良品铺子宣布清仓赵一鸣零食股权,总交易金额为1.05亿元。

这一笔投资,让良品铺子赚了6000万投资收益,但潜在损失也不可估量。良品铺子清仓22天后,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宣布合并,形成鸣鸣很忙集团。

良品铺子方面一怒之下,把赵一鸣零食诉上法庭。据广源聚亿称,赵一鸣零食未就与零食很忙合并征询其意见,且一直称计划独立上市,希望其出让股权。赵一鸣的隐瞒和引导导致广源聚亿误判交易背景与定价而转让股权,严重损害其权益。

如今,鸣鸣很忙成了良品铺子强大的竞争对手。2025年4月,鸣鸣很忙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公司2024年营收393.44亿元,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人民币,门店数量超14000家。

对于良品铺子来说,无论是业务上的协同,还是股权增值,都可能为良品铺子带来业绩翻盘的契机。如今,股权转让已经落锤,成为良品铺子难以弥补的遗憾。目前,相关诉讼最终结果尚未有披露和公开报道。

“卖身”疑云:首次亏损却最慷慨分红,股价提前涨停

良品铺子业绩持续亏损,创始团队无心恋战。7月10日晚,良品铺子公告,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这被市场解读为‘卖身’前奏的资本动作,还有诸多疑云待解。

据良品铺子2024年报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四位创始团队成员,四人也是宁波汉意的主要出资人。

这场控制权变更的筹划,早有伏笔可循。从人事变动上,良品铺子自2020年2月上市至2025年3月杨银芬辞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两大核心职务一直由杨红春、杨银芬两人掌控。

杨银芬辞职后,良品铺子董事长接任者为程虹,此人还曾代行总经理职责。程虹并非良品铺子创始团队成员,也并非公司实控人。

更引发市场议论的,是良品铺子此前反常的分红规划。

2024年,良品铺子创下上市后首次亏损。然而,良品铺子却上演了堪称 “最慷慨” 的分红操作——两次分红均为9984.9万元,总金额逼近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良品铺子上市后唯一一次中报和年报披露后,实施两度分红,且分红金额是2023年度的两倍多,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创始人或实控人团队,这一操作也让市场对其背后的动机议论纷纷。

如今,随着 7 月 10 日晚间控股股东筹划转让控制权公告的发布,市场又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当日早盘,良品铺子股价竟“未卜先知”般强势涨停,并最终涨停收盘。

监管层火速向良品铺子发出监管工作函,就公司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一事明确监管要求,对象涵盖上市公司、董监高、股东、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中介机构等。

显然,监管层也在关心,良品铺子的提前涨停,究竟是资金的正常博弈,还是信息泄露后的内幕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时,“未卜先知”式的涨停并非孤例。过往案例中,不少交易最终以 “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为由终止,而外界有些观点认为,内幕交易的质疑往往是压垮交易的重要推手。

此次良品铺子面临同样的质疑,公司后续将如何回应,监管层调查结果又将怎样,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当前,良品铺子控制权转让的最大悬念,莫过于潜在接盘方的身份。

良品铺子公告,于7 月15 日(星期二)开市起继续停牌,预计继续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也就是说,本周内悬念可能解开。

在创始团队萌生去意、业绩持续亏损的当下,良品铺子的控制权变更,既可以说是无奈之举,也可视为新生的希望。如果有资源更强的控股方愿意进来,或许能为良品铺子带来更充足的资金,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等变化。

外界等待的,不仅是良品铺子一个股权转让的结果,更是一份关于企业如何穿越周期的答案。未来,良品铺子控制权花落谁家,我们将保持关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