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炎炎,雪糕成为了许多人消暑解渴的首选。Wendy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毫不犹豫地走进了附近的便利店,打算买根雪糕降降温。当她看到冰柜里的雪糕价格时,不禁惊喜地喊道:“今年的雪糕怎么这么便宜?居然还能看到光明的冰砖和奶油棒冰,感觉一下回到了小时候!”
近年来,雪糕市场经历了一场巨变。曾经,贵族雪糕层出不穷,价格昂贵得令人咋舌。比如钟薛高推出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单支售价高达66元;茅台冰淇淋定价也不菲,起价为59元。更有一些网红品牌推出的限量款雪糕,价格甚至突破了百元大关。然而,如今雪糕市场的价格曲线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哈根达斯,这个曾经风靡中国的高端冰淇淋品牌,如今却陷入了困境。据数据显示,其门店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同样,日本冰淇淋品牌明治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销售额有所增长,但营业利润却持续亏损。国内的高端雪糕品牌也未能幸免,钟薛高的存在感大幅降低,多地经销商反馈其动销乏力。
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而是消费者观念迭代、市场竞争重构与供应链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平价不等于低质”的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品牌开始重新审视大众市场的真实需求。消费者对“合理价格”的认知愈发清晰,对价格虚高的容忍度也降到了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平价雪糕强势回归,市场逐渐回归到以“质价比”为核心竞争的时代。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冰淇淋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839亿元增长至1835亿元,预计至2027年有望达到2000亿元以上。然而,在飞速增长的数据背后,雪糕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内卷、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承压;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紧张,渠道博弈加剧合作成本;部分企业为了短期效益牺牲品控,导致产品质量风险攀升。
尽管如此,消费者对雪糕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他们只是希望在关注配料表所体现的产品基础属性之外,对价格和体验价值进行新的价值重构。他们不愿意为华而不实的噱头买单,更希望把钱用在“刀刃上”。因此,那些定价合理、品质优质的雪糕品牌正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在今年的雪糕市场中,主流价格带基本维持在1元至5元之间。一些大品牌也在降价促销,比如梦龙和伊利等品牌的组合装价格相对亲民。同时,一些创新品牌和跨界品牌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认养一头牛推出的茉莉荔枝风味鲜牛乳冰淇淋,就是一款将平价与高品质完美结合的典范。
今年的雪糕市场还融合了口味创新与怀旧元素。光明乳业不仅复刻了经典产品,还推出了“大白兔”迷你雪糕,唤醒了消费者的童年记忆。中街冰点则运用先进工艺推出了果肉含量高的果味雪泥雪糕,在口感和新鲜度上实现了突破。
无论是高端还是平价品牌,那些能在“质”与“价”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不仅关注价格,更看重隐藏在价格背后的产品品质和体验价值。那些能为消费者带来惊喜和美好产品体验的品牌,才是他们的首选。
Wendy的朋友在旁打趣道:“对啊,今年的雪糕是真的便宜了。不过说实话,如果有新品,哪怕贵点我也想试试。”这正是商业的本质: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