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近期的一次深度访谈中,与《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前总编辑殷阿笛共同探讨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成就。作为搜索引擎巨头的领航者,李彦宏分享了百度如何将生成式AI技术融入其广泛的业务版图,以及这一进程中的挑战与收获。
李彦宏回忆道,百度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逐步转型为世界上少数能够提供全面AI技术栈的公司。2023年3月16日,百度推出了文心一言,这一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不仅是全球上市公司中首个类似ChatGPT的产品,也标志着百度在AI领域的又一里程碑。李彦宏强调,百度多年投资于AI,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得文心一言的推出成为可能。
自文心一言面世以来,用户反馈积极,累计用户已超过3亿。李彦宏指出,团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场景的语言模型,旨在平衡响应速度与推理成本。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大语言模型的答案准确性大幅提升,如今用户几乎可以完全信赖这些智能助手提供的信息。
面对殷阿笛关于AI泡沫的提问,李彦宏坦诚表示,技术浪潮往往伴随着泡沫期。他比喻道,正如移动互联网兴起时的泡沫,AI领域也必将经历这一阶段。然而,这一过程有助于淘汰无效创新,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李彦宏认为,虽然行业氛围可能比去年更为冷静,但这也意味着更加健康的发展态势。
在谈及商业模式时,李彦宏解释了百度为何选择闭源路径。他指出,尽管开源模型在某些领域如Linux或Python中取得了成功,但大语言模型因其复杂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开源并不总能促进创新。百度通过为内外部客户提供基于文心一言的API服务,实现了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李彦宏还分享了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他透露,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已在武汉部署了400多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覆盖900万人口。尽管完全自动驾驶(L5级)还需时日,但L4级的高级自动化服务已在多地实现,为乘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针对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李彦宏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尽管AI将取代一些传统岗位,但也将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他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应对这一技术革命,为即将到来的变革做好准备。
李彦宏还强调了中国在生成式AI应用方面的独特优势。他指出,中国更加重视应用驱动,许多初创企业正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提升业务效率。百度自身也在积极重构产品,如搜索结果的18%已由文心一言生成。结合中国直播购物的热潮,百度正利用生成式AI打造数字人主播,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在数据安全方面,李彦宏重申了百度的承诺。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百度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用户隐私,并通过内部数据合规委员会确保数据安全。
访谈最后,李彦宏展望了AI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并预测了未来十年人与技术的互动方式。他相信,生成式AI将极大提升生产力,使更多人具备编程能力,从而推动社会整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