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蔡蔚论道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技术革新与稀土稳定供应是关键

   时间:2025-07-17 18:13:1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吉林长春东北亚国际会议中心,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汇聚了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走向。会上,哈尔滨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蔡蔚,同时也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为与会者带来了汽车电驱动技术的深度剖析。

蔡蔚教授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盛离不开关键零部件的强大。当前,全球主流采用的永磁电机虽然性能卓越,但其对稀土资源的依赖却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稀土价格的波动对永磁电机的成本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寻找降低重稀土使用量的方法,以及确保稀土永磁材料价格的稳定,成为了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全球80%至90%的稀土永磁材料产自中国,这一问题更显迫切。

蔡蔚进一步分享,目前电动车大多采用集中电驱动系统,但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除了比亚迪K9大巴等个别车型外,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这主要归因于对机械、电气和热控制的不足,影响了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他强调,降低车轮重量将是推动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发展的关键。

展望未来,蔡蔚认为线控系统将成为电动车的下一个技术趋势,包括线控转向、线控悬架和线控制动。尽管目前这些技术的应用比例仍然较低,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它们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电驱动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方面,蔡蔚指出集成化是不可避免的方向。从最初的电机、减/变速器、控制器三个独立部件,逐渐演变为二合一、三合一,甚至已经出现了十二合一、十四合一的概念。然而,高度集成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售后维保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蔡蔚建议采用模块化设计。

在提高电机与电驱动总成功率密度方面,蔡蔚提到了三种方法:提高转速、提高电压和降低标准。国内企业如比亚迪已经在提高转速和电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系统集成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他鼓励行业继续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蔡蔚还强调了扁线绕组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的广泛应用。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和华为赋能的车型在内,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都采用了这一技术。同时,永磁电机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95%以上的车型所采用,但稀土价格的波动和永磁体的昂贵价格仍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最后,蔡蔚重申了汽车电动化与能源清洁化作为国家长远战略的重要性。他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限于汽车行业本身,还将带动智能化电动船舶、多电飞机、飞行汽车、电动化农机、矿卡等多个行业的创新发展。特别是低空飞行器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电驱动系统的需求,更是凸显了发展高质量电驱动系统的重大意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