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得60分就可以毕业,那么辅助驾驶汽车得考多少分才能上路?
这个问题最近在市场上吵得不可开交。近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的一番言论更是将这场争论推向了高潮。他在一场年会上直言,辅助驾驶汽车超过60分就应该可以上路了,但是现在有关强标(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是优等生华为,制定的标准太难了,这导致辅助驾驶汽车考80分都不能上路,是有问题的。
“千万不要把极限工况塞到强标里。对强标我们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华为不要把劲儿使在强标上,最后反思下来,你自己也要倒霉的,大家可能都睡不着觉。”朱西产称。
小米车祸催化强标加速制定
这番言论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评论认为这是把人命当儿戏,涉及安全问题就算把90分当及格线也不为过,就像驾照考试各科成绩基本也要达到90分才能及格一样。更有甚者,有声音称朱西产是在给某些利益集团“站台”。
被“骂”的朱西产也不得不在7月17日凌晨紧急解释称,上述话题讨论的是驾驶员对安全负责的L2级辅助驾驶汽车,而非可以脱手脱眼的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所以60分和90分的智驾车,差别不是安全性,而是驾驶员驾驶体验。
这些争论都源于一项强标的立项。6月4日,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关于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标项目意见的通知,项目周期为22个月,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这次强标面向的是L2级辅助驾驶,旨在规范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功能表现,促进提升产品安全性能,减少由于产品性能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
多位智能驾驶行业内高管向笔者表示,这次强标制定的工作组由华为牵头,参与者大部分是国内整车厂,催化剂则是小米汽车“3·29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这次交通事故把辅助驾驶功能的安全性讨论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市场呼吁更完善法规的出台,相关部门和高层对此也高度重视,于是加速推动了强标的制定。
强标草案难度高引争议
但这项强标拟立项仅一个半月,不同声音便纷至沓来。
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告诉笔者,目前该强标还在起草过程中,目前还没正式公布或征求意见,但是多数国内整车企业可以看到相关草案了,草案试验环境包括各种不同要求,例如日间、夜间、不同等级的雾天和雨天等,试验场景也比较多而复杂,企业想要通过强标设置的辅助驾驶场景测试,难度很高。
“这项强标将决定智驾行业发展趋势,甚至可以说将重塑整个行业。”纽劢科技量产工程部高级总监张帆向笔者表示,从这次强标草案来看,综合性和难度都很高,几乎把能想到的有代表性的场景都想了一遍,这并不是企业走应试教育途径就能通过的测试,而是真正考验整体能力的时候来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智驾企业高管告诉笔者,草案里面甚至有一个测试场景几乎1:1复刻了“3·29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现场。
对于此次强标草案的高难度,不只引发了颇多社会声音,行业内也是议论纷纷,难以达成统一意见。关键的矛盾在于,一方面消费者对高安全性甚至100分辅助驾驶功能的呼唤和期待,但另一方面,市场的不同需求和企业参差不齐的技术现状暂时无法完全满足100分的辅助驾驶。
笔者了解到,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测试自身辅助驾驶方案能否通过强标草案。但至于企业现有方案能不能通过新强标,如果不通过,又该通过软件升级还是硬件升级来满足新法规,这在企业端现在都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答案。
新强标制定的试验场景难度很高,张帆告诉笔者,辅助驾驶供应商们为了通过新法规,需要提高自己的算法能力,不排除会做更多传感器冗余,包括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上车,对中高算力芯片需求也会整体提升。
随着而来的是辅助驾驶汽车成本的上升。基于此,朱西产才会在最新回应里解释道,如果这个强标出台,百元级成本的入门级L2辅助驾驶系统大概率会被禁掉。对于强标而言,要求并不是越高越好,法规设定60分,可以让普通车企、普通用户都能有辅助驾驶体验。
新强标或重塑智驾行业
与此同时,这还衍生出一个新问题,即新强标是否会给纯视觉智驾路线“判死刑”?
“坦白说,我们现在也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张帆称,只能说,带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感知智驾方案的热度可能会上升。
依赖视觉智驾路线的企业如果能通过新强标测试还好,如果无法通过则必须考虑增加激光雷达等传感器,那么这将是一个系统性的改造过程,任何企业都不会轻易或者鲁莽地作出决定。给车辆增加激光雷达看似只是增加了一个传感器,但背后需要配套的是软件架构算法、高算力芯片、车辆外观设计、通信预留等。新强标不只是辅助驾驶汽车的一次高难度考试,也考验着整个智驾行业。
对于优等生华为而言,可能能够通过严苛的新法规,但是对于市场上更多企业来说,这更像是一次决定其生死的考试。所以类似朱西产的行业声音并不少。有业内人士称,站在华为的角度,反正只要他能过就行,那到最后是不是会导致大部分车企都只能被迫搭载华为的智驾方案?
当然,高分智能驾驶并没错,也符合消费者对技术进步的期待,但仍需循序渐进。如果当下讨论的是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强标,那么必须要打100分才能上路,因为没有驾驶员给这些自动驾驶系统做“备胎”,分数直接事关安全。作为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员仍是车辆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当务之急是彻底宣贯这一理念,并加强驾驶员检测系统(DMS)对驾驶过程中脱手、脱眼的严密监测。
对于强标怎么制定的问题,朱西产提出,参考现有汽车碰撞安全标准,应该设立一个“金字塔”分级测评,60分是及格线,满足准入门槛,是强标的制定范围;80分是拔高线,满足消费者常规用车需求,80分到100分则是选尖子,可以满足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
当然,目前关于辅助驾驶的强标还在起草过程中,最终结果如何还未定,市场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