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车厂的嘈杂声中,老张愤怒地指责着漏油的涡轮增压器,他的大众1.4T车型仅仅行驶了11万公里,更换涡轮竟花费了1万2千元。相比之下,隔壁那辆行驶了25万公里的老轩逸,发动机却从未出现过问题,这不禁让人对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两种发动机产生了深思。
销售人员在推销时常常宣扬涡轮增压发动机能省油8%,然而他们却对加油成本只字不提。涡轮增压发动机需要加95号汽油,而每次加油比普通汽油多花100-200元。更为讽刺的是,在城市拥堵路段,涡轮增压的迟滞效应反而会导致油耗增加。厂家宣传的省油数据,其实都是在理想的高速路况下测试得出的。
真正的“杀手锏”往往在车辆行驶10万公里后显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寿命有限,更换费用高达8000-20000元。一位美系车主无奈表示:“省了十年的油钱,一次修涡轮就全赔进去了。”相比之下,自然吸气发动机只需按时更换机油,行驶30万公里不拆缸盖都是常有的事。
涡轮增压发动机由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天生就存在“短命”的问题。活塞环变形、气门油封老化速度都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快一倍。某德系4S店的数据显示,行驶超过10万公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70%都出现了烧机油的问题。而自然吸气发动机由于结构简单,想要出现故障都显得困难。例如,河北货运车队的五菱宏光,行驶了58万公里,仅仅更换过火花塞。
车企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由于政策要求每年降低油耗5%,他们只能采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压榨动力,而寿命目标则定在15万公里,刚好覆盖普通人的换车周期。至于十年后的状况?那已经是二手车贩子需要担心的问题了。
在账面上看,对于经常跑高速的人来说,选择涡轮增压发动机确实划算:动力强劲且油耗低。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自然吸气发动机才是隐藏的省钱高手。十年的总持有成本与涡轮增压发动机基本相当,但省去了许多烦心事。在二手车市场上,五年车龄的自然吸气车型残值率更高,而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旦挂上“换过涡轮”的标签,车贩子就会直接压价两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两种发动机路线的鸿沟正在逐渐缩小。例如,福特新推出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将6万公里保养差价压到了168元,而比亚迪DM-i则让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3%。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依然残酷:追求短期激情的人会选择涡轮增压发动机,而追求长期陪伴的人则会选择自然吸气发动机。毕竟,养车不是谈恋爱,省下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