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嫦娥六号新发现:月球背面样品或藏古老月壳与月幔物质

   时间:2025-07-19 02:27:4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月球的正反两面,长久以来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好奇心。一个普遍的假设是,月球在诞生初期,表面覆盖着一片炽热的岩浆海洋。随着岩浆逐渐冷却,较轻的富含钙的斜长岩上升到表层,构建了月球最古老的壳层。美国的阿波罗任务曾从月球正面采集到这种斜长岩样本,但这些样本无论在数量还是地域代表性上均有所欠缺。

相比之下,月球背面的情况则显得更为神秘。那里的原始月壳是否与正面相似,长久以来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嫦娥六号探测器,带着揭开这一谜团的任务,成功着陆在了月球背面的阿波罗盆地。这一区域由于多次遭受撞击,月壳相对较薄,地质结构极为复杂,各类物质相互混杂,这无疑为科学家分析嫦娥六号带回的样本增加了难度。

科研人员在此次研究中,借助了“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的多波段成像数据,并将嫦娥六号带回的样本与已知的月球岩石数据库、模拟光谱以及阿波罗任务中的斜长岩样本进行了详尽的比对。结果显示,嫦娥六号着陆区附近存在51处明显的斜长岩出露点,这些岩石中的斜长石纯度极高,属于罕见的纯斜长岩。这些纯斜长岩主要分布在较新的撞击坑壁和中央峰上,仿佛是撞击事件将它们从地下挖掘出来。

嫦娥六号着陆的具体位置位于阿波罗盆地南部的月海平原,周边环绕着多个含有纯斜长岩出露点的撞击坑。模拟计算表明,这些撞击坑溅射出的物质,在嫦娥六号着陆点堆积了超过10厘米的厚度。这意味着,嫦娥六号在采集月壤时,极有可能挖到了这些源自月球最古老外壳的珍贵碎片。阿波罗盆地中还发现了可能源自月幔的低钙辉石,这意味着嫦娥六号带回的样本可能同时包含了原始月壳和月幔的物质。

此次研究的领导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刘洋研究员指出,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月球背面原始月壳分布的理解,更为研究月球岩浆洋的冷却过程、月壳与月幔的演化等月球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