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长城汽车领军人物魏建军在公开论坛上严厉批评了二手车市场中的“零公里车”现象,称其为行业的顽疾。此言一出,这一长期存在却常被忽视的二手车市场暗角被彻底曝光。
所谓“零公里二手车”,指的是那些名义上为二手车,但实际上从未真正上路行驶过的车辆。它们挂着二手车的标签,却享受着二手车的政策优惠。
这些零公里二手车的真正目的地是海外市场。由于新车直接出口面临目标国家严格的排放、认证及高昂的关税壁垒,二手车出口成为了一条更为顺畅的道路。许多国家对二手车进口门槛较低,甚至实行零关税政策。因此,一些经销商会将新车在国内上牌后,迅速转为二手车身份,然后装箱运往海外。据业内人士透露,某些热门新能源车型通过这种方式,每台车可以套利1.5万至3万美元。
更为严重的是,当汽车市场需求不振、库存积压时,一些汽车制造商也加入了这场游戏。他们在新车下线后立即上牌,以此作为销量报表上的“回血”手段。随后,这些车辆以二手车的名义批发给关联的出口商,制造商得以提前回收全款。这种操作不仅美化了生产、批发数据,还在资本市场上讲述着动听的故事。然而,结果是工厂机器轰鸣,停车场却空空如也,新车销量看似亮眼,但实际上鲜有消费者真正提车。
在国内零售市场上,零公里二手车常以“准新车”、“展车”或“试驾车”的身份出现,价格比新车低5%至10%。然而,消费者购买后往往会发现,这些车辆的质保服务大幅缩水,多数品牌规定只有首任车主才享受三电终身质保,一旦过户便失效。这些车辆的身份也变得尴尬,因为已经登记过行驶证,再次出售时就被视为“三手车”,残值大幅下降。一旦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厂商往往以“已过户”为由拒绝保修,消费者只能自行承担维修费用。
面对这一乱象,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据悉,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强制条款。同时,二手车出口也必须取得唯一编码,绑定车辆识别码、出口国及企业资质,确保全流程可追溯。对于违规上牌、虚假出口的企业和个人,将被纳入黑名单,并在三年内禁止申报补贴、退税及出口资质。商务部也已经召集车企、协会及第三方平台进行闭门研讨,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二手车流通档案。一些主机厂如奇瑞、比亚迪等,已经开始对经销商的“突击上牌”行为进行内部审计,一旦查实将直接取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