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市说新语”发布了一系列举措,旨在应对质量领域中的“内卷式”竞争问题。该总局采取了打击与建设并行、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策略,积极介入,力图纠正这一不良竞争态势。
一批涉及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的典型案例被公开曝光,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在于,企业为了迅速获取市场份额和短期利润,忽略了品牌建设、质量控制和技术革新,转而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推出低质产品,从而扰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指出,这种忽视品牌建设、以价格竞争为手段、牺牲产品质量、无视行业规则的恶性竞争,不仅导致了整体产品质量的下滑,更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分析“内卷式”竞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首先,供需结构失衡,部分行业面临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企业为求生存,不得不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展开激烈竞争;其次,部分企业过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创新精神和差异化竞争策略,往往通过压缩成本、价格战等手段,甚至不惜制假售假,无视法律法规;最后,部分领域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给了一些企业违规操作的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从源头上解决供需矛盾,严格把控重点工业产品的生产许可,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减少低质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特别是对网络销售产品的监督抽查,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增加抽样批次,并推动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标识核验试点,同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市场监管总局还将加强助企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通过组织质量技术帮扶活动,对特定企业和产业实施精准帮扶,同时探索产品质量分级试点工作,构建分级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实现优质优价,有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