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由美国非营利机构Common Sense Media发布的调研报告揭示了青少年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之间日益紧密的关系。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青少年使用AI伴侣的趋势,指出这些AI伴侣并非用于学业辅导或图像生成,而是专注于纯粹的聊天功能。
调研数据显示,高达72%的青少年曾尝试使用AI聊天机器人,其中超过半数的用户(52%)表示会定期(每月几次)使用,而13%的用户更是每天使用。这一趋势显示出青少年对AI聊天机器人的高度接受度和频繁互动。
报告显示,青少年使用AI聊天机器人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娱乐(30%)和好奇心(28%)。也有一部分用户因为AI的非评判性(14%)和隐私保护(12%)而选择使用AI进行交流,而非与真人互动。值得注意的是,有33%的青少年利用AI进行社交、角色扮演或恋爱模拟,这进一步体现了AI在青少年社交生活中的渗透。
尽管AI聊天机器人在青少年中广受欢迎,但调研结果也显示了一定的警觉性。50%的青少年对AI提供的信息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年轻用户(13-14岁)更容易信任AI的建议。然而,仅有31%的青少年认为AI对话与真人对话同样或更令人满意,大多数(67%)仍偏好与人类进行互动。
在社交技能方面,39%的用户表示会将AI练习中获得的社交技巧(如对话开启和情感表达)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然而,大多数青少年(60%)并未将AI视为社交技能训练的工具。调研还发现,24%的青少年曾向AI分享过个人信息,如姓名或秘密,而34%的青少年对AI的回应感到不适。
报告指出,AI聊天机器人平台缺乏有效的年龄验证机制,这可能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适宜的内容。专家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虽然大多数青少年仍然珍视与真人的友谊,但AI伴侣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包括情感操纵、隐私泄露以及接触有害信息等。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多项建议。科技公司应加强年龄验证和危机干预系统,并严格限制数据的滥用。学校应开展AI伦理教育,帮助学生识别潜在的问题使用模式。家长也应密切关注子女的AI使用情况,警惕AI依赖或社交退化的迹象。最后,报告建议,在平台安全属性得到显著提升之前,18岁以下的青少年应避免使用AI聊天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