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网行者大会的一个引人瞩目的分论坛上,国内众多网络文学界的知名作家与评论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网络文学创作生态与商业模式”的现状与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日益渗透,网络文学创作者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科幻作家宝树以其独特的视角分享了个人经历。他透露,在一次科幻文学奖的评选中,一篇由AI创作的小说竟成功入围终评。尽管初读时令人眼前一亮,但反复品味后,宝树发现这篇作品逻辑松散,缺乏深度。他自己也尝试过利用AI辅助创作,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生成的内容虽然堆砌了大量科学术语,却缺乏内在联系。宝树因此认为,至少在现阶段,AI还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在科幻创作上的地位。
重庆网络文学作家小桥老树则就如何创作出受欢迎的网络文学作品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要摆脱陈词滥调的束缚,创作者必须深入挖掘自己所熟悉的行业或领域,努力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在别人难以触及的领域里,创作出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佳作。小桥老树还以自己创作的《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为例,坦言在写到后半部分时,由于缺乏商业经验,创作变得异常艰难。
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海外内容总监吴荻秋思则从产业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前景。他指出,短剧时代的来临为网络文学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过去二十多年里,网络文学积累了大量IP资源,而去年绝大部分微短剧的改编都源自网络文学。吴荻秋思认为,精品佳作是网络文学的生命线,加快主流化、精品化进程是推动网络文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面对网络微短剧市场的迅速崛起,吴荻秋思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尽管这一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速,但类型化、同质化、格调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网络文学作者需要有创新性的故事构思,同时在语言风格和特点上做到对话精练、以短句为主,注重情绪表达而非环境描写。
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九鹭非香在论坛上表示,重庆拥有非常适合网络文学生长的土壤。她指出,重庆活跃着众多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着精彩的网络文学故事,为重庆文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于重庆如何进一步推动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重庆市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韩路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重庆可以建设全国网络文学IP中心,以此促进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和人才聚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网络文化影响力。同时,她还呼吁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基金扶持网络文学,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