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宇树科技冲刺IPO:千亿市值预期下的具身智能“价格屠夫”之路

   时间:2025-07-27 16:36:0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歌手张韶涵的演唱会上,一位特殊的“舞者”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一台头戴假发的宇树机器人,在舞台上灵活舞动,赢得了阵阵掌声。这不仅是宇树机器人继春晚《秧BOT》后的又一次亮眼登场,更是其快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

近期,宇树科技的消息频频传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已启动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与众多仍在亏损边缘挣扎的机器人企业不同,宇树自2020年起便保持盈利状态,年营收超过10亿,C轮融资后估值逼近100亿大关。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带领公司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面对业界普遍采用的昂贵液压驱动技术,王兴兴选择了高性能纯电驱动,推出了XDog解决方案,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性价比。这一决策,为宇树后期的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兴兴的坚持自研策略,让宇树在关键零部件上实现了自给自足,进一步压缩了成本。宇树的王牌产品Go1机器狗,售价仅为波士顿动力同类产品Spot的十分之一,却凭借出色的性能赢得了市场。随着四足机器人市场的稳固,宇树又迅速转战人形机器人领域,抓住了ChatGPT带来的AI浪潮,推出了H1和G1两款人形机器人,以亲民的价格和稳定的性能,赢得了“机器人价格屠夫”的称号。

宇树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尽管起步阶段的融资并不顺利,但自2020年以来,随着机器人赛道的升温,宇树成功吸引了顺为资本、金石投资等明星机构的加入,股东阵容日益豪华。在C轮融资完成后,宇树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00亿。

然而,宇树并非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唯一玩家。随着具身智能产业的景气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涌入这一领域,竞争日益激烈。智元机器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其创始人邓泰华与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联手,共同打造了多款高性能人形机器人。智元机器人也通过频繁的融资和巧妙的资本运作,迅速崛起,估值已高达150亿元。

在资本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融资事件频发,2025年上半年融资事件达87起,披露金额超109亿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逾一倍。这一趋势,无疑将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落地。

在这场“造人”的竞赛中,宇树和智元等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他们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认可。然而,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将是决定这些企业未来估值的关键。

目前,宇树和智元等企业已经开始在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如物流配送、家庭服务、工业制造等。这些探索,不仅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增长潜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