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大脑革命”引领行业变革,加速从展示迈向实战应用

   时间:2025-07-29 06:23:10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内,一场盛大的机器人展示于7月26日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目光。此次展览不仅规模宏大,覆盖超过7万平方米的展馆面积,更创下国内同类展览的新纪录,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集体亮相,成为全场焦点。

与往年的机器人展览相比,今年最显著的变化是人形机器人的存在感大幅提升。随着众多企业涌入这一领域,行业竞争的焦点也悄然发生了转变。如今,企业们不再仅仅关注机器人的物理运动能力,而是更加注重“大脑”——即人工智能算法、控制系统与决策能力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这一趋势在展览现场得到了充分验证。银河通用机器人、上海智元机器人、杭州宇树科技、傅立叶、深圳乐聚等多家企业携人形机器人产品同台竞技,展示了各自在核心技术上的最新突破。其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拥有出色的运动能力,还在今年4月创造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的纪录。

深圳赛博格机器人也在此次展览上全球首发了中国首款重载人形机器人“赛博格Cyborg-R01”。这款机器人搭载了深度模拟人类高效的全身协同操作系统,能够用肩膀、后背甚至膝盖协同完成任务,单机负载能力达20千克,行走速度2m/s,续航4小时,展现了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清晰且庞大的市场预期。据券商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当前的约76亿元飙升至2035年的1.1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其中,中国市场作为核心增长引擎,其潜力尤为可观。在政策扶持、产业链成熟与应用场景拓宽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动能强劲。

随着行走、奔跑、负重等基础“肢体”能力在众多产品上逐步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竞争焦点也经历了深刻变化。如今,企业们越来越注重“大脑”的开发,即具身大模型的研发。这意味着,机器人不仅要具备流畅的物理运动能力,更要拥有感知环境、理解意图、进行自主思考并做出实时决策的智能。

展览现场,智元机器人的展台展示了一条由工程师实时调试的完整物流装配线,机器人流畅执行着扫码识别、物料分拣到分类入库的全流程操作,将真实的工业场景完整复刻。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也体现了产业从“秀场”向“实训场”的转变。

在智平方的展台上,爱宝机器人则进行了一场多场景多任务的“技能秀”,包括打冰淇淋、咖啡、饮料,2X2码垛以及打架子鼓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演示,实则展现了爱宝在生活、工业、娱乐三大场景背后的空间感知、长程柔性、全域全身、快速学习等技术实力。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奔跑,离不开政策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今年初,工信部明确强调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并加快推进相关标准研制工作。同时,资本市场也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相关ETF产品持续吸引资金流入,规模不断攀升。

然而,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但其从“实训场”走向“主战场”仍面临诸多挑战。高昂的成本是当前制约大规模普及的首要门槛,需要通过量产规模效应、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以及持续的技术迭代来优化性价比。场景适配性也是关键所在。企业需要精准识别那些具有高价值且存在真实痛点的刚需场景,并证明人形机器人相对于传统自动化方案或人工的独特优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