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行业的上半年业绩画卷中,保费收入的亮眼成绩成为一大亮点。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披露的数据,前六个月,整个保险行业共揽获保费3.73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5.3%的稳健增长。其中,人身险公司表现尤为突出,保费收入达到2.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
特别寿险业务在上半年实现了华丽转身,从年初的负增长转变为稳健增长,且增速持续加快。6月份单月,寿险保费收入高达414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1%,这一成绩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业内人士分析,寿险业务的强势反弹,主要得益于分红险、年金险等产品的集中上市,以及银保渠道资源向期缴、中长期储蓄型产品的倾斜。
然而,与寿险的强劲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健康险和意外险的保费增速则显得较为疲软。健康险保费增速在第二季度由正转负,从第一季度的4.9%下滑至第二季度的-1.4%。尽管如此,业内人士仍看好健康险的长期发展前景,认为通过构建“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保险”的一站式健康生态系统,将有效提升客户粘性,推动保险业务增长。
在财险方面,上半年财险公司保费收入达到9645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保持平稳。车险保费累计同比增长4.5%,与6月份汽车产销量的双增长紧密相关。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车险保费增长动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因为新能源车单均保费较传统燃油车更高。
在非车险业务中,意外险保费同比增幅最快,达到11%,责任险、健康险和农险也分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受承保季节性因素影响,政策性业务增长有所回落。业内人士指出,责任险同比增长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保险公司冲刺半年度业务目标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人身险预定利率的下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7月25日,保险业协会发布的最新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多家保险公司已宣布将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预计,保险公司将抓住8月窗口期推动销售,以应对预定利率下调带来的挑战。一线代理人也表示,今年的销售业绩将主要依赖7月和8月。
尽管“炒停季”对销售的刺激作用趋弱,但业内人士认为,预定利率的下调将改善成本收益倒挂情况,提升保险公司的销售积极性。随着代理人渠道在报行合一政策下进入新的销售常态,整体销售动能有望得到改善。非对称调降预定利率也体现了引导险企转型分红险为代表的非保证收益产品的思路,分红险占比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