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迎来了一则重要动态,谷歌公司公开宣布将加入欧盟的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该准则作为一个自愿性框架,旨在引导人工智能开发者构建合规的流程与系统。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谷歌在人工智能监管领域的积极配合态度,也为行业内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树立了一个典范。
不过,与此同时,另一科技巨头meta却持相反立场。在本月初期,meta明确表示拒绝签署该行为准则,并批评欧盟的AI立法为“过度管控”,认为这将对欧洲的人工智能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谷歌的此番决定正值欧盟即将推行一系列新规则之际。这些规则主要针对那些被认为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并将于8月2日正式生效。包括Anthropic、谷歌、meta和OpenAI在内的多家大型生成模型公司都将受到这些新规则的约束,且需在两年内全面符合AI法案的要求。
谷歌全球事务负责人肯特・沃克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提到,尽管最终的行为准则相较于欧盟最初的提案有所改进,但他对AI法案及该行为准则仍持保留意见。沃克指出,过于严苛的监管可能会阻碍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步伐,特别是当这些要求与欧盟现行的版权法存在冲突,或审批流程过于繁琐时,可能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入欧盟的行为准则意味着人工智能公司将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指导原则。这包括更新其人工智能工具和服务的文档、确保模型训练过程中不使用盗版内容,并尊重内容所有者的意愿,避免在数据集中擅自使用其作品。
欧盟的AI法案被视为一项基于风险管理的监管举措,明确禁止了一些具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应用场景,例如认知行为操控和社会评分系统。同时,法案还界定了“高风险”的使用场景,涵盖了生物识别、面部识别技术,以及在教育和就业等领域中的AI应用。开发者还需对其AI系统进行注册,并符合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