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美俄高层会谈聚焦:国际空间站超期服役,未来命运几何?

   时间:2025-07-31 13:46:3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俄罗斯航天局即将在休斯敦展开一场备受瞩目的会晤,由NASA临时局长肖恩·达菲与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巴卡诺夫亲自出席。这是自2018年以来,双方高层首次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会谈焦点之一便是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命运。

就在此次会谈前夕,巴卡诺夫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国际空间站的脱轨坠落计划草案已经准备就绪。据专业团队评估,整个脱轨过程预计将持续约两年半的时间。这一消息无疑为即将举行的会谈增添了几分紧迫感和重要性。

事实上,关于国际空间站的报废计划,美国方面也早已有所准备。美国航天局早于2024年就委托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开发一款特殊的航天器,旨在国际空间站退役时将其安全拖离轨道。这款被称为“太空拖船”的航天器,将负责引导国际空间站以每小时超过2.7万公里的速度重返地球大气层,并确保其大部分部件在重返过程中燃尽。

据悉,国际空间站的残骸预计将坠入南太平洋的一片遥远海域——尼莫点,这里被称为“航天器坟场”,已有数百个太空船和人造卫星的残骸在此长眠。美国航天局的工程师们已经规划好了国际空间站的最后旅程:首先,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散热器将脱落;随后,各舱段将脱离桁架;最终,整个空间站将解体,并在大气层的摩擦中化为灰烬。

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是一个由美俄主导,日本、加拿大、欧洲航天局成员国等多方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尽管其设计服役期限至2015年,但经过两次延期,如今已超期服役近十年。这期间,部分设备的使用寿命已远超设计预期。美国航天局此前的报告显示,国际空间站上有588个部件处于超期服役状态。

近年来,国际空间站还面临着漏气问题的困扰。从2024年开始,漏气速度有所加快。据美国航天局发布的报告,空间站存在多处裂缝和隐患,每天的空气泄漏量远超正常标准。尽管俄罗斯宇航员采取了密封剂和打补丁等措施,但漏气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美国航天局因此将国际空间站的风险评估等级提升至最高。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美俄双方均要求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存在泄漏风险的转移通道必须保持密封状态,只有在货运飞船对接时才会临时打开。同时,美国航天局还要求停靠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载人“龙”飞船增加临时座椅,以备不时之需。

专家指出,漏气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际空间站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难以准确找到细小的泄漏点;二是空间站已接近寿命末期,维修成本高昂且性价比不高。美俄之间缺乏交流和信任也可能对空间站的维护和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尽管如此,国际空间站作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平台,其历史贡献不容忽视。如今,随着其服役期限的再次临近,美俄双方将如何在会谈中达成共识、共同规划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命运,无疑将成为全球航天界关注的焦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