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一款名为“功夫boy”的机器人以其精湛的武术表演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机器人不仅动作流畅,还成功复刻了马保国的“闪电五连鞭”,令人印象深刻。从四月首次亮相至今,功夫boy在短短三个月内完成了全面升级,能够在现场进行“分钟级”的武术展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更令人惊奇的是,功夫boy还与文生视频技术结合,实现了与虚拟人物同步演示武术动作,展现了人工智能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巨大潜力。在WAIC的展台上,功夫boy不仅独自闪耀,还有它的“兄弟姐妹”相伴——一款小巧可爱的TeleBot M1机器人,以及一个强大的遥操作系统。
从技术角度看,这些机器人展示了极高的研发水平。功夫boy能够完成高难度动作并保持平衡,显示出其精准的身体控制能力。而TeleBot M1则考验了硬件研发的实力,它不是简单的标准产品,而是从算法到硬件都经过自研的创新成果。遥操作系统“TeleHumos”则展示了远程操控的先进技术,通过5G专网和力觉反馈,使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中也能完成作业。
这些机器人背后的团队是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他们在大小脑研发方面处于行业前沿。TeleAI不仅仅满足于单个技术方向的突破,而是致力于全栈自研,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数据和通信,都进行了深入探索。这种全面的技术布局,使他们在具身智能领域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在硬件方面,TeleAI展示了自研的多电机协同驱动系统和运动控制算法,使机器人具备稳定的行走和个性化定制功能。他们还自研了六自由度并联腰部关节,解决了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上的行走和操作问题。在软件方面,TeleAI通过跨本体VLA大模型实现了不同机器人本体的动作空间对齐,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同时,他们开发的统一多步态混合专家模型和高动态具身小脑,使机器人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环境,完成复杂任务。
为了解决数据稀缺问题,TeleAI构建了一个高效、贴近现实的具身智能数据平台。这个平台通过虚拟世界和AI智能体自动生成多样化数据,大大加快了研发进度。TeleAI还在研究智传网技术,使智能能力在端、边、云之间自由流动,为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
作为央企,TeleAI不仅在技术上追求领先,还承担着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任。他们的全栈自研策略,不仅为具身智能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国内机器人硬件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突破。在WAIC的展台上,TeleAI展示了他们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全面实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赛中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