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银行近期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处以400万元罚款,这一处罚不仅凸显了该行在内控管理上的漏洞,也反映了其面临的多重经营压力。与此同时,该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及运营管理部总经理也分别被罚8万元,显示出监管机构对长安银行违规行为的严厉态度。
据公开资料显示,长安银行自2024年以来已多次收到监管罚单,罚款金额累计近千万。其中,不乏百万级罚单,违规行为涉及客户信息保护、信息安全管理、监管数据报送等多个方面。这些频繁的处罚不仅揭示了长安银行在操作层面的失误,更反映出其在战略层面对风险与合规的忽视。
长安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样令人担忧。数据显示,该行2024年不良率由1.81%升至1.85%,尽管升幅不大,但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一趋势无疑加大了其面临的信用风险管控压力。该行存款结构失衡,个人定期存款规模持续大增,而企业活期存款规模却大幅下降,这直接导致了利息净收入的减少和净息差的进一步收窄。
长安银行的股东结构也面临调整压力。其第七大股东东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处于破产重整状态,所持长安银行股份全部被冻结。尽管东岭集团持股比例不超过5%,为非重要股东,但其股权冻结及转让仍可能对长安银行的股权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进入2025年,长安银行的经营状况并未出现明显好转。一季度,该行虽然实现营业收入29.18亿元,同比增长23.59%,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8.62%,仅为6.03亿元。其中,投资收益大增392.68%至8.06亿元,然而信用减值损失却同比增长137.22%,达到11.71亿元,直接侵蚀了银行利润。
长安银行在业务层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尝试。例如,该行贯彻落实对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普惠涉农产品和面向整村授信的普惠数字化产品。然而,这些创新举措能否有效缓解其面临的经营压力,尚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