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植物医生IPO之路挑战重重,4000余家门店能否助其A股突围?

   时间:2025-08-01 23:51:1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植物医生),一家拥有超过4000家实体店的化妆品企业,近日在深市主板提交了IPO申请,并由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这一举动正值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的态度微妙转变之际。

当前,资本市场更倾向于投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尽管港股市场出现了如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新消费领域的黑马,但传统消费企业却面临估值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包括老乡鸡、毛戈平等在内的众多消费类企业纷纷转向港交所上市,植物医生的IPO之路因此显得尤为坎坷。

植物医生的上市筹备并非一帆风顺。自2023年8月启动A股IPO辅导以来,经历了长达22个月的辅导期,直到2025年6月才通过验收。与此同时,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暴露出管理难题、品牌老化以及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

植物医生作为专注于植物护肤的品牌,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植物美肌方案。根据行业报告,按2024年度全渠道零售额计算,植物医生在中国单品牌化妆品店中排名第一。然而,这一排名的含金量并不高,在整个化妆品市场中,植物医生的零售额排名仅为国产品牌第八,护肤品市场第七。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呈现出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尽管市场整体销售额下滑,但交易额在90亿元以上的头部国产品牌如珀莱雅、韩束,以及30至50亿元的腰部品牌如薇诺娜、自然堂等,均实现了逆势增长,尤其是线上渠道增长显著。相比之下,以线下渠道为主的植物医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弱。

招股书显示,植物医生在2022年至2024年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30亿元和2.43亿元。其中,2024年的营收增长率仅为0.22%,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为5.79%,均较上一年度大幅下降。公司的核心成分以高山植物提取物为主,但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水乳膏霜,报告期内营收增长缓慢,其他产品营收在2024年甚至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猫植物医生官方旗舰店中,销量排名前三的产品均为面膜,售价低于100元,而作为增长引擎的水乳膏霜,售价则在200元左右。这表明植物医生在高端市场的渗透力仍有待提升。

在管理方面,植物医生坚持单品牌连锁经营模式,拥有4328家线下门店,其中经销门店占比高达88.5%。然而,这种模式下,经销商的经营行为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未来发展构成潜在风险。招股书显示,植物医生因促销活动商品价格与标称原价不符、虚假宣传等原因多次受到行政处罚。

在营销方面,植物医生近年来不断尝试转型,从谭松韵、陈伟霆到王俊凯,代言人更迭试图撬动年轻市场。然而,尽管王俊凯代言的面膜销量有所增长,但单价下降导致销售毛利减少,显示出“以价换量”的策略效果有限。

更为关键的是,植物医生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均不超过亿元,与销售费用形成鲜明对比。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也备受质疑,其核心成分“石斛兰”是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同研发的。

在美妆电商浪潮的冲击下,植物医生的4000余家线下门店既是其品牌实力的体现,也可能成为业绩的拖累。面对资本市场的挑战和消费市场的变化,植物医生能否成功上市,打破困局,尚需时间给出答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