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标志着对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将迈入新阶段。公告透露,为加强相关产品的安全监管,国家认监委特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该规则定于2025年8月15日正式生效。
据公告详细说明,所有指定的认证机构需遵循新版规则及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通用实施要求,制定具体的认证实施细则,并向国家认监委备案。只有在备案完成后,这些机构才能依据新版规则开展认证工作并颁发认证证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已经颁发的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将继续保持其有效性,而证书的转换工作则将通过到期换证、产品变更或标准换版等自然过渡的方式平稳进行。
强制性产品认证,即业界熟知的“3C认证”,近年来在充电宝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市场上多个知名充电宝品牌因电芯存在安全隐患,不得不召回多批次产品,同时,相关认证机构也依法撤销或暂停了多家充电宝及电芯生产企业的3C认证证书。这一系列事件,无疑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在民航领域,安全考量尤为严格。民航局曾紧急发布通知,明令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标识不清的充电宝产品乘坐国内航班。而在快递行业,要求则更为苛刻,部分城市的快递网点甚至拒绝邮寄带有3C标识的充电宝产品。然而,由于3C认证标准的实施时间相对滞后,市场上流通的充电宝产品中,仅部分持有3C标志,而2024年8月生产的大部分充电宝则尚未获得该认证。随着充电宝行业大规模召回行动的启动,3C认证问题愈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充电宝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国家相关部门正积极行动,着手制定更为严格的移动电源(充电宝)强制性国家标准。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消息,目前正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一旦制定完成,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产品设定更为严苛的技术门槛,以确保消费者的使用安全。